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百一十三) (第1/2页)
璞珹仔细查验了道:“无毒。” 皇帝的目光在冰寒如铁中夹杂了一丝不易发觉的恐惧与阴鸷:“谁在施放冷箭?谁想害朕?” 璞琪低眉顺目,沉声道:“想害皇阿玛的人,最终都不会得逞的。” 皇帝朝四面的山坡树林眺望着,沉默良久道:“忠于朕的人都来救朕了!害朕的人,此时一定躲得最远!”他沉下声,以委以重任的口吻吩咐永珹:“璞珹,带人搜遍围场,朕就要看谁有这样的胆子,竟敢谋害天子!” 十四岁少年的脸上闪过一丝兴奋的红晕,大声道:“是!” 而璞琪,只是依偎在父亲身边,扶住了他的手,紧紧护卫他左右。 皇帝走了几步,回过头看林云霄:“朕记得你本来在朕身边当差的,为什么走的?” 林云霄有些羞赧,低头道:“微臣被冤偷了彤贵妃的肚兜,因此被遣来围场做苦役。” 皇帝点点头:“朕从前不信你被冤,现下信了。因为觊觎朕的女人的人,是不会拼死来救朕的。跟朕回去吧,在围场吹风是浪费了你!” 林间的风夹杂着八月初北地的秋意,带给皮肤低凉的温度,却没有心底衍生的滚热更畅快。林云霄将一缕狂喜死死压了下去,恭声道:“微臣谨遵皇上旨意。” 木兰围场的猎猎风声无法告知暗害者的身份,亦彻底败坏了皇帝狩猎的兴致。唯一可知的,不过是那野马奔驰至林间,是有母马发情时的体液蹭于草木之上,才引得野马发狂而至。而那冷箭,却是早有弓箭安放在隐蔽的林梢,以银丝牵动。一触即发。林场官员连连告饶,实在不知是有人安放弓箭本欲射马才阴差阳错危及帝君,还是真有人悉心安排这一场阴谋。但有人擅闯皇家猎场布置这一切。却是毋庸置疑,皇帝又惊又怒。派了傅恒细细追查,然而,仓促之下,这一场风波终究以冷箭施放者的无迹可寻而告终。 自此皇帝心性更伤,偶有几次惊梦,总道梦见当日冷箭呼啸而过的情景,却不知暗害者谁。唯有利刃在背之感,宓姌只得紧紧抱住了皇帝的肩,以此安慰这一场莫名惊险后的震怒与不安。 待消息传到宫中,饶是太后久经风波。亦惊得失了颜色,扶着紫株的手臂久久无言。 紫株温声道:“太后安心,奴婢细细查问过,皇上一切安好,太后可以放心。奴婢也着人传话过去。以表太后对皇上关爱之意,只是这件事……太后是否要彻查。” 太后思忖片刻,断然道:“不可!这件事皇帝自己会查,且风口浪尖上,人人都怕惹事。警惕最高,也难查出原委。如今风声鹤唳,皇帝最是疑心的时候,哀家若贸然过问,反倒惹皇帝不快。” 紫株心疼,亦有些怨:“太后也是关心皇上,倒怕着皇上多心似的。反而疏远了。” 太后抚着手中一把青金石嵌珊瑚如意,那触手的微凉总是让人在安逸中生出一缕警醒。恰如这皇家的母慈子孝,都是明面上的繁华煊赫,底下却是那不能轻触的冷硬隔膜。须臾,她郁郁叹道:“毕竟不是亲生,总有嫌隙,皇帝自小是个有主意的人,年长后更恨掣肘。哀家凡事能婉劝绝不硬迫。且你看他如今遴选妃嫔是何等谨慎,便知咱们的前事皇帝是有所知觉了,哀家只求女儿安稳,余者就当自己是个只懂享受的老婆子吧。” 自木兰围场回宫,风波余影渐淡去,却生出一种煊煊的热闹,除了林云霄成为御前二等侍卫,深得皇帝信任之外,利益最多的便是千桦的三阿哥璞珹。首先是皇帝对千桦的频频临幸,继而是对璞珹学业和骑射的格外关照,每三日必要过问。这一年皇帝的万寿节,李朝使者来贺,皇帝便命璞珹应待。而璞珹亦十分争气,颇得使者赞许。而最令后宫与朝野震动的是,在重阳之后,皇帝便封了璞珹为贝勒。 这不啻是巨石入水,引得众人侧目。因为已经成年娶亲的二阿哥璞璋尚未封爵,反而是这位尚未成年的三弟拔了头筹。而对四阿哥璞琪,皇帝虽然倍加怜爱,诸多赏赐,但却无对待璞珹这般器重,所以璞琪也不免黯然失色了。 林云霄回言之后,比之从前更加谨言慎行,更因少了世家子弟的纨绔习气,皇帝十分倚重。 这一日皇帝正因木兰秋狩之事欲责罚围场诸人,正巧三阿哥璞璋前来请安,听见皇帝龙颜震怒,欲牵连众多,便劝了一句道:“儿臣以为此次秋狩之事查不出元凶,也是因为围场服役之人过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