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 扬眉吐气 (第1/2页)
>第六十章扬眉吐气 却说那梅芳只抱着涵涵逗弄着,却猛地想到自己肚子里也曾经有过一团,若是没打下来,还不知道这会子是个什么光景呢。 一时心酸,便撑着笑说 “说了这会子话,嫂子也该累了,我就不打扰了。嫂子你好好歇着,月子里别多动,得好好养着呢,我家去了,有事叫我。” 枣花见她神突然怪怪的,知她心中许是有些难言的苦衷,倒也不强留她,便由着她去了。 那忠军还赶在后头笑着说 “过几天给孩子洗三呢,你可准得来。” 梅芳笑着答应着一定来之类的话,便缓缓地家去了。 至晚间,祝氏她娘人称赵大娘的也来了。 兰心也笑盈盈地跟在后面,帮她提着篮子。 枣花见她外婆的篮子倒装了满满一篮子的东西,有煮的红鸡蛋,有红糖桂花糖,有一双虎头鞋,还有一对银镯子,看分量倒也不轻。 兰心还特地拿起那几块轻柔的布料,笑着说 “枣花,你看你外婆多细心,这布软软的,给你弟弟做衣裳,穿着定是不扎人。” 枣花也笑了,又忙问赵大娘好。 那赵大娘一进的屋,便三两步赶到祝氏边坐下,见枣花问好,忙笑着用手轻轻摸着枣花的头说着好,一切都好之类的话语。 祝氏见她娘来了,一时心里只觉得稳不住,那过去的委屈像洪水开闸般飞泻而出。 赵大娘见祝氏这个样子,心里也是又喜又疼,她望着祝氏的脸子,虽笑盈盈的,却也苍白苍白的,想着也是为生这个孩子吃了大亏。 祝氏嫁过来不过八、十年的功夫,眼角倒起了好些鱼尾纹。还不到三十的年岁,本是青壮年。一张脸上却总是布满着忧愁。 这么多年了,她女儿嫁到这何家,受苦受累,任劳任怨,却因为没生个儿子一直抬不起头。 如今可好了,终于生了个大胖小子,这下子香莲以后走路也能直起腰杆了。 赵大娘一边想着,又紧紧握住女儿祝氏的手,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 “香莲,这下子可好了,我也就放心了。” 那祝氏听了这话,简直忍不住要掉下泪来,又见忠军和兰心都在房内坐着,又不好意思哭,倒抬头睁大眼睛撑了一撑,笑着说 “倒辛苦娘这么晚还过来,其实明儿个来也是一样,那么远的路,又带这么些东西,想必也乏了。” 赵大娘见祝氏精神还好,忙兴兴头头地说 “倒也不乏,今个高兴,觉得这路倒并不难走。” 那婴儿这时也睁开眼睛,还不太会望人,只定定地看着他外婆赵大娘。 赵大娘见这孩子机灵,心里也高兴,又问着祝氏知道去了名字叫涵涵。一时赵大娘欢喜,忙抱起涵涵,笑着说 “偏赶上家里光景好的时候出生,可见得是个会享福的,以后的福气只怕是不少呢。” 那边忠军见祝氏娘俩说了半天,此刻终于也插话说 “可不是嘛,一家子都疼着呢,他爷爷还说洗三得好好大办一番,您老人家就在这边住阵子再走。家里倒有空房,我收拾着睡过去就是,您多陪陪您小外孙。” 那赵大娘听了这话,知道这回何家对祝氏的生产是真的上心,心里也略微宽敞些。 她见她女婿忠军也兴兴头笑得乐不可支的样子,忙说 “这样倒要的呢,我就多做几天,也跟小外孙亲近亲近。” 一时那秀慧又推门进来,原来赶着家去炖了鸡汤过来,小心翼翼地端到边,只让枣花小心喂着。 她才听说了兰心已经同着赵大娘来了,已经在家准备好了饭菜,此时忙笑着说 “大娘也来了,一路上可是辛苦了。刚好我家里备了齐整的饭菜,忠军和兰心枣花都没吃饭,大家都一块儿上我家吃去,饭菜正的呢,我在这里陪着弟妹,你们吃完了再来唠嗑也不迟。” 那赵大娘听了这话,只拿眼瞅着祝氏,祝氏知她意思,笑着说 “大jiejie素来客气,况且咱们原也极好,您老人家只管去就是,这倒不妨事的。” 那黄义学早就在家里收拾好了备了两桌齐整的酒席,一时又去请了何大爷杨氏过来,俊宇又去后院请何二爷一家。 那何二爷和智远倒来了,其余的雪晴梅芳等只说在家里吃过了,死活不肯来。 这边黄义学又亲去请了忠良、林氏、名扬等人。 那林氏也假惺惺的拿了些糖果送到祝氏房内,见一碗鸡蛋吃完在一边,碗筷还没收拾。另一边又是一碗鸡汤在边上正喝着。 林氏心内嫉妒,只笑着说 “咱们今儿可是托了这涵涵的福了,大嫂竟这般客气,倒叫我们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