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酒后温存 (第2/2页)
,明个大家去把亲戚都亲自通知一遍,也是个礼数。” 忠军和忠良又忙答应着是。 孩子出生的时候,子是过得飞快的。 这天,到了洗三的时候,祝氏一大早就起来了,把一应洗三要用的东西全都备齐。 涵涵算是何大爷家的第二个孙子,名扬都十几岁了,枣花和佳霞都是女孩,所以家里很久没办过这么慎重的洗三了。 一大早,一家子都起来了,只围坐在后院的大堂屋里一起吃早饭。 吃过早饭后,一些相近的亲戚们也陆陆续续来了。 祝氏兴高采烈地抱着涵涵跟大家打招呼,又亲切地招呼大家只管随便坐,又让兰心多多地把早就准备好的果子吃食等物装盘端出来。 枣花也在一旁兴高采烈的,她看着亲戚们送来的东西。 有衣服,有鞋子,有吃食,最多的,还是那一个个染得红透透的鸡蛋。 待到大家吃完中饭,兰心便小跑着把那孙婆婆请了来。 这边的礼节,洗三的婆婆一般请得是接生的稳婆,且一般洗三完后都会有个丰厚些的红包。 那孙婆婆也笑盈盈的,只不断对着祝氏和忠军说着恭喜之类的话语。 这孙婆婆虽然60几岁的年纪,但是办事还是利索的。 她一来,马上伶俐地掌控整个局面,只问着杨氏和忠军可知道要敬拜哪些神明。 杨氏活了这把年岁,这种事经历过不知道多少回,如何会不知道这些。 那忠军也早在一家子的指导下做好准备。 不多会拜了各路神仙,孙婆婆便将那小婴儿抱了起来。 杨氏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桌上,洗三仪式便正式开始。 一时杨氏带着张氏,秀慧,林氏,兰心等俱都往盘里放了清水,各人也随礼放了些许钱财,有些亲朋好友亦随礼放了些红枣,花生之物。
枣花定睛望着众人,林氏最小气,不过给了几枚铜钱,她外婆赵大娘最大方,轮到自己的时候倒把一个小小的银锞子放了进去,只看得那孙婆婆眼冒精光的。 这孙婆婆极是个伶俐的人,众人添些什么,她便说些什么吉利的话。待到那赵大娘将银锞子放了进去,孙婆婆连忙便说这一定大富大贵,以后金银财宝享之不尽之类的话语,说的祝氏也乐呵呵的。 祝氏心里感激自己老娘给足自己面子,可是杨氏心里却不舒服了。 杨氏不过给了200文钱,论起来自己还是涵涵的,那赵大娘不过是个外婆,却出尽风头。杨氏心中不爽,当着众人却不好发作。 “添盆”后,那孙婆婆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 这时候,孙婆婆又开始给婴儿洗澡。孩子受凉一哭,不但不犯忌讳,反认为吉祥,谓之“响盆”。 枣花见那孙婆婆一边给自己弟弟一早,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什么“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随后,孙婆婆又用艾叶球儿点着,以生姜片作托,放在婴儿脑门上,象征地炙一炙。再给婴儿梳头打扮一下,说什么“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准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 这一切礼仪做完,又用事先准备好的鸡蛋往婴儿脸上滚滚,说什么“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人儿。” 洗罢,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上轻轻打三下,说:“一打聪明,二打灵俐。”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又拿起秤砣几比划,说:“秤砣虽小压千斤。拿起锁头三比划:说:“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再把婴儿托在茶盘里,用杨氏事先准备好的金银锞子往婴儿上一掖,说:“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 一连串繁琐的仪式都进行的差不离了,孙婆婆便用小镜子往那涵涵股上一照,说:“用宝镜,照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 枣花见这倒新鲜有趣,忽又见孙婆婆把几朵纸制的石榴花往烘笼儿里一筛,说道:“栀子花、***、桃、杏、玫瑰、晚香玉、花瘢豆疹稀稀拉拉儿的……” 至此,仪式才算是彻底完毕。 那孙婆婆笑嘻嘻的,一股脑把那添盘时得的物件全收了去,嘴里还笑说 “恭喜,恭喜,以后你们家若是谁想生大胖小子,只管来找我。” 一句话说的大家都笑嘻嘻的,也跟着祝氏道贺说恭喜恭喜。 枣花看着她刚出生几天的小dd,经过这一番折腾,精神倒还好。 一时枣花见他有趣,也忍不住央着她娘祝氏让自己抱一抱弟弟,待得抱了过来,又那小嘴轻轻地在他粉嫩嫩的脸上亲了一口,边亲边说 “涵涵,涵涵,你真是个乖孩子。” 大家见枣花说的有趣,被她逗得又是一乐。 祝氏也笑着搭讪说 “这孩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幅机灵劲头。” 众人又忙夸枣花聪明,涵涵长的白胖有福气。 那林氏忙活了半天,此时心中早不爽,究竟当着众人不敢发作,只不屑地撇一撇嘴,带着佳霞自回房去了。 第六十一章酒后温存. 第六十一章酒后温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