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太平公主_第二十章 太子某乱 中宗毒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太子某乱 中宗毒死 (第1/2页)

    咱们李家的男丁,全都免不了悲惨命运。太祖皇帝登基之时,就时时为立哪个皇子作太子而伤透脑筋。太宗皇帝,也就是我的祖父,不也是靠着弑杀兄弟,夺取皇位的么;而我的父皇,得力于我母亲的辅佐,也是排尽万难险阻才坐上皇位;至于我那几个可怜的哥哥,就更不用提了,有那样一位威严、****的母亲坐镇,皇族权力永远也不可能移交到他们自己手中。

    如今,李显哥哥终于即位了,又开始面临同样的难题:究竟应该立哪个皇子为太子?

    皇长子李重照,韦暖暖所生,在李显哥哥第一次被母亲立为太子之时,他是长孙嫡孙,理所应当的被立为皇太孙。那时母亲还在掌政,并没打算把实权留给太子,这个年仅十九岁的皇太孙本就与我母亲没什么亲情可言,自然就急了,母亲与冯小宝之事正被百姓当作茶余饭后的话题,李重照竟然也傻乎乎地参与其中,毫不知避讳,整日里就会指责说皇祖母如何如何败坏名声、如何如何有违三纲五常,他那一张利嘴自然也就结果了自己那短短不到二十年的生命,可以说他是犯了母亲的大忌,才被赐死的,如此愚钝之人,即使未来当了皇帝也不会有什么建树。

    对于唯一儿子之死,韦暖暖虽然很心痛,但也无可奈何,想来自己没有好好管教儿子,有个不会察言观色的儿子,将来对自己也会引起不少祸端,赐死了也就罢了吧。哭哭啼啼一番祭奠折腾,一觉醒来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二皇子李重福,庶子,年轻时被封为昌王,李显哥哥本希望这个孩子能知分寸,安身守命,尽忠尽孝,不要掺和到皇储争斗中,所以把他放置得远远儿的。他也还挺懂父亲的心意,三十年来兢兢业业,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几乎被众人所遗忘。就在他三十一岁那年,他不知受何人蛊惑,竟也仿着别人起兵造反,说是要推翻武氏政权,还大唐李氏河山。他那个小小的兵权,对于我母亲当时的庞大兵力而言,可不就是以卵击石么!如此一来,李重福自然也免不了谋反兵败、最后自杀的命运。

    三皇子李重俊,可就更是个沉不住气的主了。他并非韦皇后所生,由于皇后再无子嗣,他才得以做了太子,多年来屡遭韦氏排挤,就连其meimei安乐公主也不把他放在眼里,不仅不顾念手足之情,还常常使人挑唆欺侮,他的太子之位真是坐得不堪其辱。

    李重俊的权力一直被韦皇后架空,就像他父亲一样,至高无上的皇权已是名存实亡。他无权无势,又无靠山,只得暗中积蓄势力,凡是反对韦氏外戚的大臣们他都招至麾下,凡是看不惯安乐公主作风的官员们他都尽力笼络,这等情形渐渐被安乐公主的驸马武崇训所察觉,于是他便前去向韦皇后请旨,欲废了太子。

    李重俊哪里还忍得住,此时不反,便要亡命了。

    神龙三年,太子李重俊发动自己暗下部署的半数羽林军攻入安乐公主府,一举杀死了驸马武崇训,后又怒气冲冲地去找其父武三思寻仇,将之刺死,此时正逢安乐公主在韦皇后寝宫里小住,她才幸免于难。

    韦皇后面对这等叛乱,也是不紊不乱,她精心训练的御前侍卫可不是吃白饭的,就在李重俊等人杀入寝宫之时,这些死士起了决定性作用,他们以寡敌多,却奋勇无比,死伤甚少,倒是太子那边,伤亡惨重,一个个兵败如山倒一般惨不忍睹。最终,太子李重俊也死于非命,其状真是可悲可泣!

    此事过后,安乐公主又跑去她父皇面前闹了一出非某某不嫁的哭戏。原来她又看上了前驸马武崇训的族兄,武延秀。

    其实,这兄弟二人自小就同吃同住,很是要好,安乐公主嫁过来以后,武延秀就已多次垂涎其美色,欲行苟且。安乐公主本就像个深宫寂妇一般,刚生完第一个孩子就欲壑难填了,驸马早已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像母亲一样快乐,她也乐得逍遥去找第二个男人,府里就有个现成的,还是主动**、嘘寒问暖、屡献殷勤的那种翩翩公子,她怎能不心动?于是二人常常在府中打情骂俏,眉来眼去那么几次也就熟上了,整个公主府上下,只有驸马一人不知道他们的私情。

    武崇训已死,安乐公主不愿守活寡,自然就急着改嫁给武延秀。丧期未满又新婚,黄泉路上的武崇训恐怕是要哭的死去活来了。

    李显哥哥拗不过女儿,就和韦暖暖商量着cao办了女儿的再婚,朝中众臣、宫外百姓皆是议论纷纷,不甚理解,可那又能怎样呢?安乐公主是出了名的恃宠而骄,想必能做出这等荒唐之事,也应当在情理之中吧。

    安乐公主也是我唐朝公开卖官鬻爵的领头人。她毫不知收敛地开府置官,仗着母亲做靠山,公然将自己中意的官员安插在朝中,短短时间之内便已是权倾朝野。按照她的做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