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夏槐往事 (第2/2页)
才能保证人心不变。 “夏伯伯,我有一事跟你商议....” 夜,静了。 却不再是深沉的暗,空中繁星闪闪,是在为明日的黎明做引路人么? 第二日,小桓下到田里丈量田亩,依照以往的情况和契约注明的内容进行划分,由于田里都种上了粮食,为保证公平,少不得一番忙碌安抚,书香随侍在侧,经过昨晚,夏槐倒是更尽心尽力,他对庄中事物了解颇多,也省下不少麻烦周折。 囡囡则写了封信,让然然送到小辰手里,半下午的时候,大山就带着几大车东西赶了过来,先是拜见了囡囡,将情况一一说明。 “小姐,得了您的信,三少爷就吩咐小的去办了,只是时间太紧,在城里三个铁铺子都走了个遍,只买来三十二个铁锹,十四个耙篱,和九个铁犁。牛倒是好说,到牛马市上买了六头青牛,那店家知道咱是林府的,不敢拿不好的牲口糊弄,小姐放心便是。” “嗯,木材衣料都拿了么?” “拿了,三少爷还特意拉来两车粮食,太平村欠的粮食小的已经顺便还了。” “人呢?” “在门外候着呢,小的这就去叫来。”大山转身出去,一会就带进来一个中年壮汉,一个年约二十的小伙子,后面还跟着两个妇人。 几人也不敢抬头,只对着上头跪下,磕头道:“小的张忠(李立)见过小姐。” “起来吧。”囡囡安然受礼,看向后面两个妇人。
大山见了,对两人使了使眼色,那李立机灵些,忙让过身子,弓腰道:“这是小的妻子,小妹,快见过小姐。” 后面的年轻妇人有些紧张,听的丈夫如此说,赶紧上前行礼,“奴婢李王氏小妹见过小姐。” 旁边的中年妇人也跟着道:“奴婢张任氏梅红见过小姐。” 囡囡点了点头,叫两人起身,只细细打量着,大山叫来的这两对夫妻看来是花了心思的,张忠看着老实憨厚,手上都是厚厚的茧子,可见以前也是做惯农活的,对田里的事情应该很了解,李立年轻些,眼睛里有着活泛,但并不过分——庄子上留的人,实在无须太jianian猾。 而两个妇人俱是大手大脚的,看着也不是惹事生非的人,长的并不出色,在乡下地方也不打眼。 微微颔首,囡囡问道:“孩子可都带来了?” 大山忙道:“只有李立家一个女儿,因还年幼,不敢带进来,外面宜夏姑娘照看着呢。” 囡囡了然,张忠夫妇已是中年,没有儿女,必是在逃难路上夭折了。遂温言道: “可知道到庄子上要做些什么?” 张忠道:“是,小姐,刘管家说了,让我们看管房屋,照顾庄子。” “嗯,事并不多,我还要再庄子住几天,三少爷会带你们四处走走,你们也细想想,若是不愿意留在这,也好换人来。”囡囡正了正神色,“只一条,不许欺压佃户,你们是林府的下人,若是辱了林府的声誉,我决不轻饶!” 捋了捋衣上的彩涤,“若是做的好,自然也是有赏的。” 几人连声应是。 囡囡点了点头,大山才松了口气,带着几人出来,又训诫一番:“这庄子以后就你们俩家,自然是自在,这可是个好去处,府中不知多少人想求这个位子,万不可打着林府的招牌为非作歹,否则就是往我刘大山脸上抹黑,”见张忠脸都涨红了,又缓了缓语气,“不是不放心你们,实在是林府经营到今日,颇多不易,难免谨慎些,况且,小姐是最体惜下人的,做的好了,难道还没有你们的好日子?” 见几人都神色郑重,便放下了心,将人教给宜夏带去安置,自己又回到屋里,正事完了,自然要像小姐交待下作坊的事,遂将这两日的情况一一说了。 “三少爷可机灵呢,见头一日豆腐卖的不好,便想了个法子,将豆腐做成菜,摆在柜上,又让人各端了一盘出去给人试吃,将作法都告诉了客人,这两日,豆腐就卖的好了,人们都说,这豆腐便宜,两文钱一块,做法简单,回去就是个菜,比买别的合适呢!” “豆渣饼卖的极好,几乎供不应求,到底现在流民还没有收入,当然愿意买这些便宜顶饱的!” “开业的当天宁管家来了....” 囡囡眉头一皱,“宁管家?怎么庸王殿下没去?”按理说两家的交情,庸王上门也属正常,怎么倒是宁管家来了? 大山压了压声音,“小姐,听说凤阳都乱了,皇上生病,命太子监国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