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一查到底为民伸冤(上) (第2/2页)
己的毫无作为,感到非常惭愧。其他人似乎都能找到事情做,而且都能看清目前需要的是什么,唯独他,似乎总是生活在现实之外。搞不清楚现实之内的事情。
早上用过简单的早餐,文弘毅等人上路。一路上他们没有再作停留,有时候路过一些村子,也没有再进去,只是让暗卫进去调查一下,众人不作停留,继续赶路。文弘毅在马车上,将一路走过的所有村子的情况,全部汇总记录下来,写成册子带在身边。他希望能收集到更多的资料,汇总之后,发给尚在京都毫不知情的龙晨耀和爷爷。
今天一天又路过三个村子,其中一个村子还好些,有一口深井,还有掏出一些水来。其他两个村子的人几乎都汇聚在这里,因为这个地方前后距离其他的城镇比较远,地处又很偏远,所以尚没有外来的难民涌入。在村子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主持下,三个村子聚集在一起,还能面前分到一些勉强够用的水源。村子附近还有一座大山,山上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三个村子的壮士青年聚集在一起,到山上去寻找可以挖出水源的湿地。只是到现在还没有结果。不过,看他们尚能自救,文弘毅心中颇为欣慰。
和他们聊天得知,鲁山郡发生旱灾其实已有三年。一开始的时候,尚不严重,河流虽然时常断断续续,可是雨季的时候,还能收成一些粮食。但是,第二年的时候,河流断流更加严重,雨水又减少。村子里的水库都干了。村子里的壮年聚集在一起去挖河‘床’的淤泥,还能勉强留下一些水来。水井也被他们开挖到最深,他们就这样艰难的度过了一年。但是,到了今年的时候,整整一年,天上一滴水都没有掉下来,河里更是早就断流,就算是淤泥都干涸了,连河‘床’都干裂,哪里还能挖出水来。水井继续挖深,水越来越少,越来越咸,慢慢的不用说灌溉和牲畜用的水,就连人喝的水都几乎没有了。村民焦急起来,有一些年轻人开始尝试走出去。但是,大山外面的情况还不如里面的情况好。那些没有山林可以依靠的平原地带,比山村的情况更加严重。有一些年轻人又回来了,有一些人却永远的留在了外面。
文弘毅在这里了解到了不少的情况。他还从那些出去的年轻人口中了解到,朝廷曾经在三年前拨了一大笔的清理河道,建筑水库的资金,但是,三年来河道没有清理,水库没有建造,因此在面临旱灾的时候,造成粮田无水灌溉,百姓无水度日。而且,今年因为鲁山郡颗粒无收,朝廷还专‘门’下拨了十万担粮食作为救济难民之用,结果,分到百姓手中的寥寥无几,更多的却是连粮食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比如他们这个小山村,河道是村里人组织清淤的,水库也是小小的一个,村民自发筹建的。山外的粮食根本没有发给他们半粒,他们现在吃的大都是山上的树根野菜,块茎的植物等。
了解到越多的东西,文弘毅的心底越发的寒冷。龙晨耀小小年纪尚未成年。为了这个偌大的国家尽心尽力,劳心劳力,可是,那些地方上的官员,却以为山高皇帝远,肆意糟蹋国家的资源和百姓的信任!就像这个受灾的百姓,那些出去见过世面的年轻人尚能知道,国家曾经救援过他们,但是那些没有出去的百姓却不知道此事,他们只能依照自己印象中的想象,认为皇帝不好,皇帝是个昏君。却不知道,皇上已经尽力,是皇上手下的官员们,没有做好连接百姓与皇上之间的纽带关系,生生破坏了这种和谐的道路,造成巨大的灾难。
文弘毅为百姓痛心,同样也为龙晨耀感到痛心。那个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这些昏庸无能的官员们竟然如此陷害于他!为了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为了远在京都‘蒙’受不白之冤的龙晨耀,文弘毅从心底暗暗发誓,他一定要一查到底,为百姓伸冤,为龙晨耀正名!
“公子爷……”看着文弘毅突然站起来,王一等人立刻看向他。
文弘毅站在马车前端,遥望管道远处的那一座诺大城池,尚且年幼的脸上,泛起坚定的神‘色’!他语气坚定的说道:“我们走,去鲁山郡!这一次,不把事情彻查清楚,我文弘毅愧对百姓,愧对皇上!”
=
卡文,严重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