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之第九十七章 非历史结局 (第1/1页)
那一天,天降大雪,他一动不动地站了三天,如今已经成为雪人一样,可还是没离开。市井和朝中都流传他最近行事嚣张,有人参他行为不轨,还不尊敬太子,所以被皇上派去给太子赔罪,没人知道他只是在等一个女人出现而已。 “三天呐,也亏了秦王身负武功又长年戎马,不然这么不吃不睡地站在雪地里,早就冻死了。”李淳风赞叹了一声。 而小鱼听到这儿,再也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即就站到李世民面前。不过她不能就这么去,被人发现真相会损害李世民的名声,所以她乘了一辆马车,从角门绕到太子府的大门口。 当然,马车是李淳风来时坐的,就这么给小鱼抢了去,他只能充当车夫。 街上积雪颇厚,马车行得很慢,心急如焚的小鱼掀开车前暖帘,远远就看到一个全身皆白的人站在那儿不动如山。虽然看不清脸,虽然不能说话,虽然他安静而执拗得就像一块落满雪的石雕像,可她一眼就认出那正是她最深爱心爱的人。 好心疼呀,流出来的眼泪guntang,灼得她的皮肤都疼了起来,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体温都给他。好不容易,车到了那人的身边,她隔着侧帘叫了一声,“世民,我回来了。” 石人抖了一下,落雪缤纷,如世上最美的玉石崩碎,漂亮极了。 “上车。”她说。 他依言而行,不发一语。 她拼命扫落他一头一身的雪,然后紧紧抱着,不管那寒入骨髓的冰冷让她浑身颤抖起来,只想让他暖和起来。 马车又拖逦前行,车中人半晌无语,快到秦王府门口时,李世民才问:“为什么离开?” “因为----爱上了你。” “为什么要在信上说对不起?” “因为----爱上了你。” “好。我知道了。” “那你干吗站在雪地里三天?干吗做这种傻事?” “因为----爱上了你。” “那我不走了行不行?” “想走也休想。” 武德八年是平静的一年。只是在七月,颉利率兵十余万,掠夺朔州,又袭击将军张瑾于太原。李靖出师拒战,颉利不得前进,屯于并州。世民率师讨之。颉利引兵而去。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太白星在白天出现,世民因与建成、元吉有怨,欲居洛阳,使部下张亮先至洛阳,交接中原豪杰以备事变,元吉举报张亮图谋不轨,张亮下狱。但始终不开口,最终无罪释放。初一夜,建成邀世民过府聚会。世民饮酒过程中突然心痛,呕血数升,据说为建成用毒酒所毒害。叔叔淮南王李神通扶他回府。李渊到秦王府看望,许诺世民到洛阳居住,统率管理潼关以东所有地盘,还可以使用皇帝仪仗。世民刚要成行,建成、元吉劝谏李渊,于是李渊又反悔。 同月,建成、元吉日日于李渊面前谗毁世民。劝李渊杀之,李渊不应。世民部属也劝世民先下手为强,杀建成、元吉。 同月,突厥入寇,李渊欲派元吉率军出征,元吉计划将世民手下大将全部带走,以削弱世民势力。同时,建成、元吉收买世民手下大将尉迟敬德,未成。 初三。太白星在白天出现,有人向李渊报告:“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李渊于是疑心世民,召世民责问。世民反告建成、元吉**宫廷,和李渊妃子私通。李渊又惊又怒,于是决定第二天三方对证。 六月初四,世民伏兵于玄武门,建成、元吉早上入宫。世民趁势截杀。世民亲自射死建成。尉迟敬德杀死元吉。是为玄武门之变。之后,尉迟敬德戎装携兵器入宫见李渊。李渊宣布建成、元吉造反,立世民为太子,并以监国的身份管理朝政。建成死年38岁,元吉死年24岁,建成、元吉家人尽数被杀。 八月,李渊退位,为太上皇。世民即位。 然后,大唐盛世、贞观之治拉开了序幕,长孙皇后以贤德著称,也成为了后世女子之楷模。
这是历史的记载,而实际上,玄武门事变当日天现异相,玄武门前有光华闪动,之后建成、元吉不知所踪,他们的家人被秘密流放。 某人也和历史上记载的完全不一样,不过皇家有太多秘密,外人不足道哉,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就“真实纪录”了,让某人白得了“最佳国母”的好名声,至于她的真实原则上,只要她地皇帝老公喜欢就行了。 多年后,某人寿终正寝时,还威胁某皇帝不能改变历史,不能干涉后世之事,还得让某位中国唯一的女皇出现,但不能与其有任何精神以及**上的关系,对其他女人也不许有,否则到了现代会被狠狠修理,她会派已经成为她嫂子的名厨随时盯着。 这位嫂子还要留在大唐很多年,因为她那一本正经的老公要活很久,但是她自小去外国游学,家人已经习惯她常年在外,所以再多待个几年不成问题。 而在现代,则多了两个奇怪的古代男人。摆在他们面前地,不仅是美人在怀的旖旎风光,还有重新适应这个新的、强大的世界的重大难题。 当然,某年轻男子还要养伤,那一剑刺破了他的腹壁,感谢现代医疗技术,感谢适时等在一边的救护车,让这小帅哥安然无恙。 还有,虚拟人技术得已秘密发展,不过是纯民间的,阴阳八卦传送阵和时空穿越机的对接标志着古今地融合,科技和道术的融合,大唐和现代的整合。 亲爱地读者,如果你们有幸看到两个长得很帅的算命先生在街面上活动,不用猜测,一定是李淳风和沈茂排。 各位大人,今天,这本书终于告一段落,感谢大家一直追看,以后我争取写出更好的书,带给大家更大的快乐,相信我吧。 现在,依依惜别。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