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十 天灾人祸 (第1/2页)
第二年刚入夏,太阳便像发了疯似的,每日炙烤着这片土地,连续一个月没有下一滴雨,农户们每日从小河里挑水浇灌田地,赵老爷和赵夫人也参加了拯救秧苗的行动,用木桶提水,轮换着手送去田里。井里的水位开始越来越低,家中吃水洗漱都开始节省起来,男人们洗脸洗脚都去小河里,井水留给家中女眷们用。 第二个月开始,小河的河床慢慢地干涸,露出曾经长着水草如今却枯萎了的泥泞,一两天日头晒过去,那土地便干出了裂缝,农户们即使不停地取水浇地,田里的泥土也依旧开始干裂。田边无人浇灌的杂草早就枯黄了,东倒西歪地垂到田里,田里的秧苗恹恹地垂着头。农户们失去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大家在田间地垄里碰到时,互相打招呼也只是点头了。 第三个月过去了,曾经的小河变成了干涸的河床,死去的鱼虾发出难闻的臭味,偶尔有一两处低洼,里面有水,还有许多挤在一起濒临死去的鱼。井里的那一丁点儿水再也不敢用于洗漱,只能勉强够一家人吃喝。穿得发臭的衣裳,只能靠张源媳妇儿背去十几里外的一个池塘里洗。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土地的裂缝足以容纳一个大人的拳头,再多的水浇上去,也只能冒起一股烟而已。 就在井水也快要干涸时,老天终于下了一场雨,田里的泥土被水淋湿后,慢慢地变软,又重新凝结在了一起,小河里开始有余水,虽然浅浅的,但那些幸运的活下来的鱼便彻底得救了。这场雨下足了三天两夜,井里小河里田里,都重新蓄满了水,但是,那些早就枯死了的庄稼却是救不活了。 农户们没有埋怨,从开始下雨起,他们便不住地感天谢地,地里的庄稼田里的秧苗都死了,不过没关系,只要老天下雨,这季的死了,还可以图下一季。于是农户们又开始有精神头儿说笑了,晚间做完农活儿回家时又开始唱歌了,地里死去的庄稼可以做下一季的肥料,秧苗锄掉后,又种上适合夏秋生长的作物,看着新种的秧苗在土里窜出嫩芽,农户们终于彻底的放心了。 但是,有句话叫做“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在第二季的庄稼就要长成时,铺天盖地的蝗虫自远处袭来,所到之处寸草不留,比先前干旱时的场景更为恐怖,让人看了更为绝望,地上光秃秃的,田埂上只剩下蝗虫不吃的某种杂草,东一处西一处地绿着,就像秃子头上残存的两三根头发一样,越发让人觉得可怜。 原本有了些希望的农户们被蝗虫彻底打垮了,这些庄稼汉甚至不敢去地里田里看他们的庄稼,而是呆呆地坐在自家的门槛上,无助地望天。好在靠天吃饭的农户们都有存粮的习惯,每家都有几石存米,这些存米若是家中人口少的,便能维持半年,若是家中人口多的,只能维持一两个月。一两个月过去后,连平日里闹得最凶的孩子们都焉了下来,整日里没精打采的,显然是没吃饱。村子里有会逮兔子捉鸟儿的,约了一同进山里去找吃食,应付眼下的难关。 赵家存粮颇多,赵老爷见农户们受饿,心里不忍,便让张源分一些粮食给他们,这些粮食若是节省一些,足以维持到明年开春。秋天一过,蝗虫自会消亡,入冬时点上麦子,开春就有粮食可以吃了。 赵家两处庄子的农户们有粮食可吃,并不代表平县其他的农户有粮食吃,更不代表整个江宁郡的农户们有粮食吃。因为干旱与虫灾,整个江宁郡已经闹起了饥荒,jianian商们纷纷囤积粮食,等开春青黄不接时高价出售,jianian商们的粮仓里谷物成堆,甚至还租了不少平民的房子做临时的仓库。此事被江宁郡郡守上奏给了远在京城的皇帝,皇帝震怒,下旨严禁江宁郡粮商囤积粮食,勒令粮商以平价销售粮食。若没有以平价销售粮食,囤粮却在一千石以上者,处以流刑。 话说张员外也有庄子在郊外,且与赵家的两处庄子相邻,只是他没有那般好心,给农户们分发粮食,在收获季节里,他反而向农户们要地租,地里颗粒无收,农户哪里交得出来地租,只把空空的粮仓打开给张员外家的管家看。张员外的管家道:“没有粮食不打紧,交银子也是可以的。”农户们一年到头种出来的粮食,一半要交地租,一半一家人要吃穿用度,又哪里有什么银子,见管家一定要银子,便说隔壁赵家庄子,主人家不但没要地租,反而发了粮食给农户们。 那管家见农户们闹得厉害,怕群情激奋之下动起手来自己吃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