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如歌_第124章 cao心亲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4章 cao心亲事 (第2/2页)

的葡萄,温和地说,“普哥儿一进京城就骑着马四处逛去了,他的性子不像他哥,又因为是老二的关系,平日里侯爷对他的约束也少一些,所以就随性一些。不过,我已经跟他交代过了,四处看看,一会儿就回来。”

    殷成普自小就没来过京城,一直养在江南,这头一次来京城觉得新鲜好奇也是正常的,再说他年纪小,便由着他吧,大家谁都没在意。

    “那回府的路他知不知道,要不要派个小厮去寻他,别一会儿迷路了。”

    唐元樱笑着摆摆手,“不用,我在他身边安了三个小厮,有认得路的。”

    “你的璧风院已经收拾妥帖了,是安和帮着置办的,只是你侄子终究还是年纪轻,不知道办得好不好,不过亏了这里面还有老夫人着意添置的,回头你看看喜不喜欢,若是有看不上眼的,只管来跟我说。”

    这回说话的是坐在对面的唐大夫人。

    “谢谢大嫂了,其实我们顶多住十来日。说话间就要返程,也用不着这么麻烦的。”

    “哎,即便是小住也得好好收拾收拾才是,又不是古董。那三四年前的东西哪还能搁到今日再用。”

    这回换做唐二夫人,今日她倒是一扫前一段时间的阴霾,整个人也高兴些了。

    “我都嫁出去了,还总让你们跟着受累,做小姑的哪好意思嘛。对了,我给你们带的礼物都是大件,还在马车上,回头卸下来让丫鬟给你们送到各自的院子里去。”

    唐元樱跟两位嫂子的对话听着其乐融融,倒是三夫人李氏一直看着大家说话,未曾插一句嘴。

    又聊了聊江南的天气。和从江南一路来京城路上的奇闻异事,也差不多有半个多时辰了,直到屋外的丫鬟来报,说是老老爷提议,要将给姑奶奶和姑爷接风的酒席摆去院子里的水榭上。

    说是天气好。正适合月下小酌。

    唐老夫人一听就笑了,“看你父亲还说小酌呢,估计今晚又是酩酊大醉。”

    唐家的女眷们也都跟着笑。

    唐大夫人看着时辰也差不多了,便起身说要去厨房里看看饭菜,离着摆晚饭的点儿没多大会儿了。

    唐二夫人则说要去布置水榭,李氏便趁着这个机会要求同去。

    大家都明白这好几年未见,怎么也得给人家母女留个单独说话的机会才是。

    然后就是几位小姐也都识趣地起了身。唐如歌打头,大家都退了出去。

    唐老夫人并没有屏退身边的人,惠贞还在身边伺候着,只是黄嬷嬷已经退下了,她得了令要去挑几个得力的丫鬟暂时伺候在璧风院里。

    “这几年过得还好吗?”

    其实唐老夫人是个精明的人,即便这话不问。也能从女儿的外表上看出端倪来。

    都三十多岁的人了,看起来依旧面色红润,跟三年前回来的时候一样,眼角几乎就没添几道皱纹,乌黑柔顺的头盘在头上。身段也丰满了许多,怎么看也不像受了委屈的样子。

    而且殷宝源这么多年来,竟是一个妾侍都没有娶进门,除了以前的两个通房,再没有别的女人了,她这般疼爱妻,是唐老夫人一直知道的。

    “过得挺好的,儿子们也都长大了,还有什么事值得我cao心的。”

    唐元樱看着母亲,说话的语气倒是随意了一些。

    唐老夫人笑了,“怎么,儿子们大了,你就没有cao心的了,那业哥儿的亲事算不算,再说了,普哥儿也十二了,回头过两年不也要娶亲了,这些你都不管?”

    “这个自然是要管的,可不是还没腾出功夫来嘛。”唐元樱嗔笑。

    不过,既然母亲先提了,她便在心里打谱,得先把自己的想法跟母亲商量一下,如果两个人不谋而合,那便省掉了许多口舌。

    “业儿在京城住了有几个月了,母亲看着怎么样?”

    对于大外孙,唐老夫人从不吝啬于夸奖,即便是在亲娘的跟前也是这样。

    “业哥儿是个难得的好孩子,这几个月我算是看出来了,人也稳当,也是极守礼仪规矩的,将来必能成大事。”

    唐元樱往前凑了凑,主动坐到了罗汉床的另一侧,“那母亲您没帮业儿在京城里寻个合适的人家?”

    唐老夫人不以为然,“你们江南的封地这么大,何愁没有好人家,我在这儿瞎cao心什么。”

    “江南再好,也不如京城的姑娘好,母亲,女儿跟您实话实说吧,我就是想在京城替业儿寻一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的女儿,只待业儿今年的秋闱出榜了,就提亲去。”唐元樱直截了当。

    过节过得时间上有些混乱,估计明儿的还得晚,原谅伦家,~

    (一秒记住小说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