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送寿礼 (第2/2页)
轮到二房了,唐元俊和二夫人带着儿女们刚一出列,大家的目光就放在了站在最后的一抹倩影上。 唐如茵! 是唐家三小姐回来了,在京郊的庵堂里待了差不多一个来月,让她看着清减了不少,身上穿的衣裳不见半点儿色彩,头上也没簪几个像样的饰品,跟今儿布置的喜气洋洋的环境显得有点儿格格不入。 而且,性格看起来也收敛了不少,以前在众人面前她最喜欢骄傲得扬着头,可是今日却只是看着地,一举一动都透露着拘谨和不自在。 唐如歌看到她这样,不免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只盼着三meimei能从这件事起变得成熟一些,不要再想三相四,无理取闹了。 许也是因为唐如茵回来的缘故,二房的人除了唐安志还算从容,其他的人竟都透着一股子紧张的劲儿。 二老爷唐元俊和二夫人跟老老爷说了许多吉祥的话算作铺垫,然后才拿出了礼物。 不似大房装功夫茶具的盒子如此大,端在二老爷手里的只是一个稍小一些的四四方方的盒子。 二夫人配合着将盒子的盖子取下来,里面竟是一尊通体通透的玉观音。 众人皆是一叹。 这尊观音送得可是别有一番意味啊。 “父亲,这尊玉观音是儿子托人从南山之巅采下来的青玉,这一块是玉中极品,浑身透亮,没有一丝的瑕疵,运到京城来之后,儿子又找了京城里最有名的工匠雕刻了一个多月才雕好的,而且,已经在佛祖前开过光了。”
二老爷并没有说这尊玉观音是在哪里开的光,但不用细想也明白,唐如茵在庵堂里待了一段时间,定是她将这玉观音带去,请主持开的光。 二夫人心里没底,生怕公公会不喜欢,于是又讨好似的跟老老爷说道,“连雕刻这玉观音的工匠都说,这玉是极难得的,他做了一辈子雕刻的营生,都没见过如此浑然天成的青玉呢。” 唐仕林面上并没有任何的不喜之色,他又捋着自己那一撮山羊胡,高兴地点了点头,“嗯嗯好,你们有心了。” 在这样特殊的场合下,大家谁都没提唐如茵回来的事,连唐老夫人都刻意避开了目光,不去看三孙女。 所以,唐如茵就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唐家一样,一切都是悄无声息的。 不过唐大夫人眼中一闪而过的轻蔑却是实实在在有的。 二房退下,轮到了姑奶奶唐元樱一家子。 给老老爷的贺礼是殷成业一直抱在怀里的,虽然也被盒子包着,不过一看外面就知道是一幅画,或者一副字无疑了。 果然,盒子一开,从里面拿出来的真的是一个画轴。 殷成业和殷成普一人手执一端,将那画轴缓缓地展开,一个用金墨写成的草书‘寿’字映入众人的眼眸。 若说只是一个‘寿’字本也没什么特别的,可是等老老爷将目光移到落款出,赫然现了已经过世的书法大家轩辕一泓的印章。 唐老老爷有点儿激动,竟从交椅上站了起来,伸手在那印章处摩挲了一下。 “这是真迹?” 唐元樱笑了,从一边走到了老父亲的身边,揽着他的胳膊说道,“自然是真迹,若是赝品,又岂敢呈到父亲您的面前。” 殷成业附和,“小婿也是在一年前偶然得到了这幅墨宝,是轩辕先生游历江南的时候,在关外一个很有名的文人家中所作,一直被这文人当成了传家宝收藏着,只可惜后来传到了曾孙辈,家道中落就拿出去换钱,然后被我手下的一个幕僚看到,买了下来,小婿想,在父亲您寿诞的时候送给您,那是最好不过的。” 唐元宏听了这话心里更加高兴,看了又看,赏了又赏,连着说了三个‘好’字,最后才让丫鬟好生给他收起来。 唐元樱见自己送的寿礼如此讨得父亲的欢欣,是打心眼儿里高兴的,以前父亲过寿她总是不在,好不容回来一回,要的便是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效果。 这样也算对得起娘家如此照顾自己长子的恩了。 最后,好不容易轮到了三房登场,有了前面jiejie的寿礼做比较,三房准备的礼物倍受大家瞩目了。 到底能不能超越唐元樱呢,大家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 三老爷唐元宏倒是没有打怵,他和三夫人李氏照前面的例,也是先带着一双女儿,说了许多好听的话。 然后… 今天更晚了,sorry~~~ (一秒记住小说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