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到处都不清静 (第2/3页)
着的稚气都消失不见了,放佛一下子变成了个小大人。 唐如歌对于前线和战场之类的事了解得并不多,所以只能简单的安慰高安华。 “六皇子应该有他自己的考虑吧,否则的话,总不会无端端地就以身犯险,不过。你也不要太担心,有了这次的前车之鉴,以后他在战场上应该会小心许多了。” “哼,我告诉你,在战场上哪就那么容易了。你以为只有在你面前,跟你真刀真枪厮杀的才是敌人吗,其实明刀易躲,暗箭难防,冷不丁从后面蹦出一条恶狗,咬你一口,那也是难受极了。若万一被它咬到了关键部位,也一样会丧命的。” 高安华的面部表很凝重,说完这些后把牙关咬得紧紧的。 唐如歌虽然对战场上的这些不是很懂,但是对那一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别说是外面了。就府里这一亩三分地不也是这样的嘛。 天天面上看着都是笑嘻嘻的,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腌臜事,前世她就是因为把人想得太简单了,所以才吃了这样的亏的。 “六皇子这次是不是受了歹人的暗算,所以才…” 话说到这份上。高安华深深地看了一眼唐如歌,然后点了点头,“我也不瞒你了,虽说没有抓到使坏的人,不过肯定是有人故意而为之的,这个不假。听随行的侍卫说,箭头从我小叔叔的伤口里取出来的时候,整个都是黑的,只有涂了毒的箭才会这样,你说这不是故意的还能是什么。” 原来是这样。 唐如歌听了也蹙起了眉头,六皇子去军营是领着大军戍守边防的,都到了战场上竟还有人不肯放过他,还想出这么巧妙的偷梁换柱的计谋,趁乱行事,可见这背后的人得有多jianian诈。 “既然没有抓到行凶的人,那你跟贵妃娘娘还是劝劝六皇子不要再去前线冒险了,这事想起来还真让人后怕。” 唐如歌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在下这个结论的时候,两只手握得紧紧的,攥成了两个拳头,样子看着也是担心得不得了。 “是呀,说句不敬的话,身为保卫疆土的将士,有朝一日若是真的为国捐躯了,那还算是死得其所,可是若是因为被歹人所害,稀里糊涂的就没了,这也忒窝囊了,如歌你说对不对。” 唐如歌:“……” 这样的话也就高安华敢说,还为国捐躯,若是贵妃娘娘听见了,罚她面壁思过恐怕都是轻的。 要知道六皇子可真的是贵妃娘娘唯一的儿子了,如果真有个三长两短,只怕贵妃娘娘也是真的没法活着了。 “你就别说这个了,六皇子千金贵躯,是不会为国那什么的,一定长命百岁。” 高安华也意识到自己说的有些不太合适,赶紧冲着地上‘呸’了两下,还自自语道,“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观世音菩萨,你们可千万别听我胡说,我小叔叔一定会长命百岁,是绝对不会有意外的,你们千万保佑我小叔叔平平安安的呀。” 今日是唐老老爷的寿诞,说起战场上的事总觉得有点儿过于沉闷了,两个人换了个话题又说了些别的有趣的,绕着水榭转了一圈后,就又回了畅春园。 回去的时候,戏虽然还没开场,可是戏台子上已经有弹弦子的敲小鼓的人在做准备了,后台也有人进进出出,看来是马上就要开唱。 台下面,女眷们早已经从屋里出来了,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彼此低声说着话。 高安华一出现,就有不少的小姐冲她点头示意,连带着对唐如歌也是尊敬了不少,。 两个人一面点了头用微笑作回应,一面往前走,她俩是想找个清静一点儿地方坐下来,看看戏喝喝茶。 可是还没走几步,就被眼尖的唐老夫人现了。还让惠贞过来喊她俩过去。 祖母身边明明围着好几个命妇,怎么还是能在人群中一眼就瞄到她们两个呢,眼神之敏锐,唐如歌佩服得五体投地。 “郡主就坐第一排吧。这里离戏台子近,看得也清楚。” 既如此,高安华只好跟唐如歌在前排最扎眼的位置坐了下来,好在两个人互相做伴,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刚坐好,没一会儿就听到一阵急急的锣鼓声,应该是戏要开始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台下真正听戏的也没有几个,该聊天的还是在聊天,有些妇人索性就打量起了今日来参加寿宴的尚未出阁的小姐们。戏想什么时候看都可以,但是这样的机会也是难得。 唐如歌和高安华倒成了人堆里鲜少的几个认真的在看戏的人,她俩一面磕着瓜子,一面还讨论起了那些戏子的扮相,也觉得很有意思。 只是唐如歌坐得靠前。并不知道她母亲这个时候正在后面一排坐着。 因为女儿的表现突出,大家都知道唐家二小姐得了宫中贵人的青眼,所以今日三夫人李氏倒成了女眷里的香饽饽,好几家的夫人都想凑上来跟李氏说话。 这一会儿,李氏就正跟户部侍郎曾的夫人聊天呢。 曾夫人膝下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她是继房,大儿子并非亲生。也早已成家,只有小儿子和小女儿才是她所出,小女儿就是跟唐如诗关系颇好的曾蝶。 曾蝶的哥哥曾鑫已经到了适婚年龄,京城里好多人都知道曾夫人有意为儿子娶亲,所以,她今日特地来跟李氏套近乎。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曾夫人的眼神一直盯着唐如歌,连话题也是好几次有意无意的扯到唐如歌的身上。 李氏本来还为女儿的未来担心,怕夫君的商贾身份会影响如歌婚配,可是今日一看,原来自己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连曾家这样百里挑一的人家都表现得很积极,李氏自然高兴的不得了。 前面唐如歌和高安华不知道又说了些什么,两个人嘻嘻哈哈的笑作一团,少女如花朵一般的笑容绽放在夏日里,让曾夫人看着更觉得顺眼,也更加喜欢。 她便舍了口又追问道,“你家的歌姐儿倒还真是个七窍玲珑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