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 总算有地撒种了 (第2/2页)
111 第一章在此: 11 行了几个小时的路,终于到了这个预定的家庭旅馆,这是一个不大的但是十分有特色的家庭小旅馆,一座清中期民居小院落。保存尚好,但现在已经被租下来改造成了一座风格明快的旅馆。 大门是一座带山墙的门坊,两扇油漆剥落的木门显得很古旧,但旅馆老板并没有人为的给它刷新,这一点让前来的住客最为满意,那么多山中家庭旅馆,特意选这一处,要的就是这份修旧如旧的情怀。 我敲门时,一个二十出头的俏丽姑娘满脸带笑的过来开门。 进门后又是一种意外。 内里的风格并不是原以为的清代家居风,而是改良过的中式后现代风。 也没有前台,只有一个四十来平的屋子权当大堂,一套后现代风格的金属框架卧榻陈设在中庭,前面一张透明塑料材质的四方桌,收揽结账都在这里。 老板出门去了,说是采购明日食材。 老板娘过了一阵从后廊出来,优雅而飘逸的棉质长裙,白净外表和温言细语,让她和“LAN岚咖啡旅馆”这个名称极为相配。 老板娘问候了几句我一路来的奔波,便很利落的给我登记了,亲自送我进了钢架玻璃长廊。 “我这里还有事,让安奈带你去吧。” 安奈就是那个开门的姑娘,她很有眼色的帮我接过拖箱,其实拖箱不重,我微笑婉拒了一下,不过安奈还是坚持接过去,以示服务到位。 我笑着谢过了,便跟着她往前走。 钢架玻璃长廊是在院落里后来搭建的一个结构,这个无比前锋现代的结构体,横陈在这样一座清代民居院落里,这种冲突的美感不但不碍眼,反而无端提升了这个家庭旅馆的文艺气质,让人十分大爱。 长廊里面用挂式吊钩勾着一幅幅简约风的山水花草画。画框为白金属,又是一处现代与古典的碰撞之作。 真是一个处处让人心生喜悦的地方。 安奈把我带到我订的房间。这居然是三面玻璃墙的屋子,三面只有落地竹帘与外界视线遮挡开来,不由让我又诧异又惊喜,网上图片虽然有展示,但只露出一面玻璃墙啊,看来老板喜欢给人意外之喜。
安奈很友爱的给我介绍了旅馆的餐厅和图书室在何处,又告诉我夜宵,早餐可以自选提前预订,午餐和晚餐老板会给我特意选购食材,因为我是南方人,据说老板今天去购买了海鲜和蚝油。 啊,真是一处度假的好住处,我的长约杂志编辑艾姗,虽然每次催稿的时候的狠劲,一点都不在意把正处于支气管炎的我逼成急性肺炎,但体贴的时候,又如同伦敦皇家管家学院毕业的专业管家,这一处正是她介绍给我这次写稿的住处。 “一共才八间房间的优质家庭旅馆的居住体验,好过八十间房间的五星酒店,相信我!”艾姗编辑说话专业精神随处四溢。 她的话果然不假,我对这里的一切都十分之满意。 放了行李,我环顾整间房间,房间不小,是一个里外套间,但只是用一堵一米来宽的电视墙半隔断,里面是两米宽的皮床,外面是一套沙发和电视。还有一间足有十平的泡浴间,想想,星星闪烁的夜晚,关上灯,泡在大浴缸的泡泡浴里看夜空,该有多不真实。 真好! 我踢了紧紧裹足的鞋,把自己像行李一样摔在皮床上。 突然,我的视线被房间的东面墙角一处地面突起所吸引。 首先得声明,这整座旅馆都本着修旧如旧的爱护古物原则,尽量维持原状,只是在居住舒适度上做一些现代处理。 所以,房间里面并不像平时的酒店房间,一干二净,一目了然。 比如墙面有一些坑洼。地面或许有一块松动的清水地砖。这些并不影响美观,反而给人一种窥探历史的冲击感。 所以,我发现墙角有一处突起这件事情,在这个旅馆里,一点不稀奇。 不过,我还是好奇的下地走近去看。 原来是清水地砖与墙角有一处接缝有破损,也许是经过一次微度地震墙基下陷,或者别的什么可能的缘故,破损处的地层便隆了起来。 但并不很凸显。 这一点显然也作为历史真实,并没有铲平,而是被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我站起身来,准备走开。 换成任何一个住过此处的住客都会站起来,走开。 可是,我必须承认,我有一点神经质,艾珊很珍惜我的这一点神经质,她称为“灵性”。 我清楚,不搞文学的人看来,就四个字最直接——“胡思乱想”。 于是,我不可避免的再次转过身蹲下去了。 我的视线这次没有停留在清水砖上,而是越过清水砖看过去。 好吧,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我的视线不可能越过清水砖,是我的关注点,越过了清水砖。我伸出手,历史性的翻开了那块略略突起一角的清水砖! 砖下只有紧实的土层。我的神经质再次不可遏制的在探掘,我翻开行李包,取出一把丁字锤。 关于随身携带丁字锤这件事,我有必要点明一下,我不是打算随时探宝,而是打算随时撬开公交车的窗玻璃。 丁字锤做不了大用,但掘这样的土层是绰绰有余的,我挖开了一个洞。 关于这个过程,毕竟这不是盗墓笔记姐妹篇,就不详细叙述了。 只作一个交代: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到底挖出了一点东西。 一个木匣子,漆皮掉得就像从来没有上过漆一样彻底。就算漆皮没有掉,曾经的它也不会是个值钱玩意——因为它是松木做的,一种质地疏松不堪的木材,有钱人不会用它。 到了这份上,不打开匣子的人必定是瞎子。我不是瞎子,于是我打开了这匣子。 里面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有头饰项链手链,制作一般,也有金银的,应该略微值点钱。拨开这一摊饰品,底下有一本线装册子。 对,是册子,不是书。没有出书局的封面,是一本自制的手抄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