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_卅三回 思量着,空错放 御姐威武(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卅三回 思量着,空错放 御姐威武(上) (第1/2页)

    本章是今日正常更新章节

    距离加更,还要7张

       

    前回说到瑞王余孽大闹京都皇城,目标直指当年背叛自己、支持景王为帝的宣同总督顾照光,绑架其女,并诸多皇嗣。此案情内幕重重,牵连甚广,朝中风云变幻,真凶难测。

    顾照光认为此难因由在争东宫,为免爱女继续受累,顺势支持皇长子为储,以图一劳永逸。

    皇太子确立后,皇宫办封赏宴,主要出席者为瑞王绑架案中荣立大功者。

    魏景帝、李太后道洛江笙、夏侯氏兄弟等人不顾个人生死,勇救皇子,又为国除掉jianian孽,必得大加奖赏。

    夏侯俊的名字提前送入宗室,成为忠肃公府不二接班人;洛江笙也封得世袭爵位,两人弱冠未满,破格选入东宫,成为最年轻的正式太子属臣。

    而夏侯雍因为一些谋害皇长子的风言风语,或者说,他的张狂得罪了大部分世家夫人,他的封赏大打折扣,只得一个千户加黄金百两。

    事实上,像他这个年纪就拥有千户军衔的年轻人极少。

    不过,与二皇子给他求的忠勇伯这样的爵位比起来,京畿卫千户这个职衔的分量就明显轻了;哪怕皇城禁军京畿卫这个位置其实很重要。

    轮到顾总督家的闺女,这位小姑娘的功劳那是没得说的。

    没有她,人质们保不齐全灭。现今城里最卖座的说书故事,就是顾家千金如何力挽狂澜大展神威救皇子的传奇,传得比她兄长那档段子还精彩厉害。

    再搭上顾家那一门显赫的家世,赏什么都似乎配不上顾家小姑娘这份厚重的功劳。

    景帝拟赐顾家女一块丹书铁券,以示皇恩浩荡。

    可是,反对的人还蛮多的,理由无非是姑娘还小,要有歹人借她手里的免死铁券为非作歹怎么办。赞成一派就反问了,救皇嗣,除jianian孽,这样的大功劳还不足以证明小姑娘的心性吗?

    争来吵去,莫衷一是。

    李太后道,既然免死铁券不成,那就封个公主,做皇帝义女,养在宫里管教。

    这封赏也太微不足道了吧?

    从某种意义上说,做皇家的女儿,还不如郦山侯家的嫡孙小姐气派。老臣们没把这话说出来,那神情却是无比明确的。

    李太后不高兴了,那依你们的意思该赏什么?

    一个年轻官员跳出来,说道:“启禀太后,顾小姐功勋骄人,寻常赏赐不能昭示皇家浩荡恩典,幸而顾小姐身出名门,相貌明雅,又知书达礼,与太子殿下年龄正相宜,微臣以为堪为东宫良主。”

    以顾家琪在宫中“不学无术”的名声,这人能睁着眼睛瞎掰小姑娘德才双馨,只能说此官员有前途,很有前途。

    显然地,这是个托。

    他之后不少人赞同顾家小姐备选为太子妃的建议,也有义正之士反驳,不能立个把功就选小姑娘为妃,做太子妃最要紧的是温良贤淑,没有舞刀弄枪的未来国母。

    支持派也有话辩解,小姑娘还小,还有很大的改造空间。

    反对派更有理,要是改成四不像怎么办?

    支持派抓住敌手小辫子叫道:呔,太后娘娘亲自教养,怎么可能会改造失败?

    反对派一时没话驳,马上又有另一拨人站起来争辩道:比之宁晓雪、李香凝、刘湘君、池文秋四大名门娇娇女,顾小姐还是差了一点的,如果选顾小姐做太子妃,倒不如在四娇中择选一名。

    宁家、李家可没兴趣给刘皇后的儿子增光添色,马上有人站起来,把歪掉的话楼扳回正题,大家注意注意,今天讨论的是“该赏顾念慈什么?”

    顾家琪听到自己的名字,马上眉开眼笑,她脸上还缠着消肿的药带,她瓮声瓮气地问道:“可不可以赏给阿南的姥姥?”

    一班老臣和皇帝、太后正互别苗头,冷不丁冒出来这么一个小要求,众人乐了,敢情这小娃娃自个儿有主意。

    李太后把小姑娘叫到跟前,和蔼可亲地问:“为什么呀?”

    “阿南能帮到大家,是因为大夫人把阿南生下来,阿南本该报答夫人,但是夫人现在还没有原谅阿南,阿南只好把这份功劳给姥姥,”顾家琪娇憨地论述自己的想法,问道,“太后娘娘,可以吗?”

    “真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哀家准了,准了。”李太后凤心大悦,当场拍板同意。

    皇帝与阁老们见状,也没啥议的了,大魏以仁孝治天下,不能不成全一个小孩的孝心。

    于是,顾家小千金的功劳转给池太师的正妻,宁氏受封一品大员诰命夫人,赏朝服朝冠数套,绫罗绸缎数千匹,金银珠宝无数,外加一个大宅院,仆从三百。

    顾家琪在这次宴会的临场反应,顾照光还是大致满意,不满的应该是有人又拿他女儿的婚事做文章。

    “太子妃倒也配得上阿南,也无人敢造谣生事。”顾照光转而问女儿,太子昊为夫婿如何。

    顾家琪的思绪在脑里滚了一圈,噘嘴道:“皇后娘娘要是和忠肃公夫人一样,不喜欢阿南怎么办?”

    “只要阿南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