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5章 彼此交换 (第1/2页)
经过秦川的讲解,留兰大致了解了上林镇有三纵六横九条街,以中间的一条纵街和两条横街最为繁华,锦绣坊便处在其中一条横街南一街上,靠近中大街位置,不算最好的,也已经很不错了。 品香坊的位置偏一些,在从北边数第二条横街,也就是北二街和西大街交汇口附近,秦家的杂货铺也在同一条横街上,却是靠近东大街,而且错开了几条巷子。 镇上的富户大多集中在镇南,中间一纵两横三条主街周边过于喧闹,住着的大多是小有资产的中间阶层,经济条件差一些的住在镇北,过了北三街再往北走几百米,就算出了镇子,再往北,多是一些手工作坊。他们是从镇西进来的。 当然经济条件的区分仅针对上林镇而言,真正有钱人也不窝在这么个小地方。但也有例外,比如前几年刚搬过来的杨家,出手颇为大方,在镇南新建了宅子住下了。 留兰听说镇南杨家,蹙眉想起了上回遇到的绿竹,也说是镇南杨家的,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杨家。不过这样的小事也只在脑子里一闪而过,没往心里去。 品香坊里也是同样的忙碌。特意来赶集的人轻易不到镇上,听说品香坊的点心好吃还便宜,都想买一些打打牙祭。 李珊和丈夫刘康忙的陀螺一般团团转,老刘头也在一旁打下手,还有一个看着比李珊年龄稍小一些的女人,不知道是亲戚还是帮忙的邻居。 李珊并不认得文清和留兰,疑惑的看了她们好一会儿,文清上前自我介绍了,才恍然大悟,热情的把她们引进门,让她们在院子里坐着等一会儿,等她忙完了这一阵再好好说话。 秦川问过了她们记得了回去的路,留她们等着,先折回去帮忙了。 刘家的小院儿不大,坐北朝南三间正屋,东屋头与院墙之间留有夹道,立着半边儿柴门,大概是茅厕;厨房在东墙下,连着南边两间被用作铺面的倒座,大门开在西南角上,正对着大门栽着两棵石榴树,火红的石榴花热烈的绽放着,两个人便坐在石榴树下的木头桌子旁。 这么一个小院儿,足够祖孙三人住了。而且有些地方明显是重新修过的,可见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两个人等了足有两刻钟,等着买点心的人还是不见少,但多了两个帮手:李珊的娘和嫂子赶过来帮忙打包称重,李珊才腾出手来,只管着做点心。 放一笼点心上锅蒸着,李珊才洗了手,出来与文清姐妹说话,“你看我这忙的,都忘了给你们倒水了,你们也是,到我这里来了还客气什么,还不直接进屋找水喝。” 李珊性子直爽,但在大宅院里生活了十年,不得不把自己的真性情藏起来。她与文氏接触也不算多,又隔了几年没见面,但因为文氏的性情也有些直,两个人尽着性子说了几回话,李珊感觉与她亲近,对头回见面的文清留兰,也当是自家的亲辈一般亲近。 文清见李珊要进屋给她们倒水,连忙拉住她,“珊姨你不用忙,我们不渴。” “这大热天了,不渴也要多喝水。”李珊推开文清的手,执意进屋提了一壶凉茶,拿了三只碗出来,搁在桌子上倒满了水。 三个人喝着水说了一会儿闲话,知道一直在帮忙的那个女人是李珊的娘家弟妹,平日里就在这边帮忙,但也要支工钱的。 “我这儿小买卖,请不起正儿八经的帮工,她在家闲着也没事,忙的时候就来给我帮帮忙。”这些年李珊都是对娘家贡献最大的一个,成了亲仍少不了帮衬着娘家,也幸得刘家只剩下祖孙两个都是忠厚善良的,不嫌她什么。 可是人心换人心,李珊娘打发小儿媳妇来帮忙,可不是为了赚钱的,别的人也是得空了就来帮忙。 寻常人家的日子,原本就该互相帮衬着才能过得好。 文清把梅果脯和花茶一并拿给李珊,并说明是送她的,李珊不依,“这怎么使得?这花茶是稀罕物,我贪嘴收着了,这果脯可不能白要你们的,外边铺子里卖的桃脯杏脯什么的,少说也得三四十文一斤呢,别说这什么梅子做的果脯,可是买都没地方买的,我去称称,该多少钱算多少钱。”说完便要拿着梅果脯到前边去称。 文清不得已只好又拖住她:“来的时候我娘再三嘱咐了,这些先送来试试,能不能用还是两说呢,怎么能算钱?再说,这梅子是自家树上结的,梅果脯也是头回做,就是算我也说不上来多少钱一斤呀!” “就是呀,您这里生意这么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