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没有 (第2/2页)
有大动作,赶紧向台里汇报后就急匆匆跑到天极,要求不管天极制作什么节目,央视都要插一脚。刘田抢了人家预定的设备,也不好直接拒绝,就实话实说了。原本他还以为,纪录片这样的东西央视应该是看不上的,没想到王丽华一个电话就把央视纪录片频道的总监给叫来了。对方看了苏钺写的策划,立马要求全资投入,和天极传媒联合制作这部纪录片,收益对半分成。刘田觉得这事儿自己做不了主,就以给苏钺汇报的名义暂时把两人打发了。 “这个我知道了。”苏钺想了想,还是道,“我亲自给王丽华打电话,结果如何我会给你随时沟通。但摄制组别耽搁,先派出去再说。” 挂了刘田的电话,看了看时间,应该还不到国内上班的时候,但王丽华应该已经起床了,于是就拨通了国内的电话。 “王总监,我是苏钺。”接通电话后,苏钺首先自报家门。 “苏总,您好,今天这电话可是赶了个大早。”王丽华笑着道。 “不好意思,人在美国,打扰了。”苏钺赶紧道歉。 “没事儿,我也急着联系苏总。”王丽华道,“刘总应该跟苏总汇报过了吧?您的那个纪录片,我们央视准备投资。” “就是为这事儿联系您的。”苏钺道,“有件事儿我必须向您说清楚,这部纪录片的制作动机可并不是为了在电视台播放。这次来美国,受到一个朋友的启发,才准备拍摄这么一部和美食相关的纪录片,也是想要通过咱们的饮食文化向老外介绍国内的文化传统和家庭、伦理理念,同时也带着对外宣传我们公司的想法。在我的计划里,这部纪录片大概十四集,每集五十分钟。而且是每制作好一集就在网络上发布一集,而制作周期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您觉得这样还适合在央视播放吗?”
“这个……”王丽华迟疑了一下,如果按照苏钺的想法,这部纪录片的播放形式和制作周期还真不适合在电视台播放,不过又一想,还是准备劝一劝苏钺。 “苏总,我觉得您的想法可能有些问题。”王丽华直言不讳道。 “哦?王总监请直说。”苏钺一听这话,就带了请教的态度,毕竟自己只是一个传媒行业的新丁,多听听资深人士的建议是有好处的。 “您的制作周期没问题,整部纪录片的拍摄跨越一年四季,毕竟许多的食物是有时间和季节因素的。但您准备平均一个月拿出一集的办法恐怕并不合适。您也说了,这部纪录片一方面是准备通过饮食文化宣传咱们国家的社会伦理和人文精神,也想通过这部纪录片宣传贵公司。但您需要注意的是,人的注意力和记忆里是有时间限制的。就像学生上课每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一样,对于一档节目,观众的关注时间也不会超过一个星期,这是一种惯例养成的习惯。如果您准备把这个时间拉长,恐怕并不能取得您想要的效果。相反,如果制作结束后集中播放,反而会起到集群效应一般的作用。”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苏钺沉吟道。确实,王丽华说得很有道理,要想取得最大的宣传效果,确实应该进行集中播放。自己确实是心急了些。 “其实我还有个建议。”王丽华笑着道。 “请讲。”苏钺道。他现在对于王丽华的建议很重视。 “我知道以苏总的才华,策划制作的这档纪录片肯定十分优秀。既然如此的话,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整部纪录片分成上下两部分?正好现在离着春节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如果能在春节期间上映一档和美食有关系的节目,哪怕是纪录片,也会很有看点。这也就起到了应有的宣传作用,也通过集中播放取得了最大的效果。而这上半部积累了口碑后,观众自然会对下半部有更深的期待。等明年这时候下半部上映,效果可能会比整部一起播放更加有效果。”王丽华缓缓说道。 “……”苏钺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尼玛分成两季?这不正是另一个世界的节奏吗?不过人家说得确实有道理啊! “王总监说的有道理!咱们就分成两季!”苏钺斩钉截铁道。 “那苏总的的意思,是同意和央视共同制作了?”王丽华笑得很开心。 “同意!”苏钺道,“不过投资就算了,其实除去设备的成本,也就人工成本了。央视出些人,和我公司的人一起组成摄制组参与拍摄。后期剪辑的问题也参与进来。而且配音的问题恐怕也得由央视的播音老师完成。到时候央视可以免费播放这部纪录片!” “没问题!”王丽华豪爽道,“我就替央视纪录频道答应下来了,而且会和那边沟通好,摄制组以天极传媒的人员为现场决策者!” “这个倒是不必。”苏钺赶紧道,“毕竟我们公司的人大多数都是新手,恐怕取景什么的事情还得央视的老师们拿捏。但我有个要求。” “苏总请讲。”王丽华的语气也严肃起来。她知道苏钺的要求非常重要。 “关于素材和故事背景的选择,我已经做好了详细的提纲,摄制组只能根据提纲选择最合适的人物、故事和场景,不能因为经济因素、人情因素在这部纪录片中做任何的软性广告!”苏钺沉声道。 “这个我同意!”王丽华加重了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