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玉碎瓦全(三) (第2/2页)
随意让男人看他换鞋,就支了屏风在后头,待那穿着鞋的脚一伸出来,衙役们面面相觑,这鞋子大了可不是一点点。 第二次,孟仲垣想了想,决定亲自去瞧瞧。他一个县令,让人家个妇道人家当众换鞋,说来是有些不妥。 可是为了破案,什么不妥他也得忍受下去。 一众车马浩浩荡荡,就要去潘家拿人。尚未进府,就让潘家老太爷亲自迎了出来,一听说是寻自己儿媳,这老太爷的脸色似打翻了五味瓶子,支支吾吾道,“老夫那儿媳……她……她” 孟仲垣恐生有变,暗示柳西制住老太爷,直接闯了进去。谁料,跟着衙差来到那里间,只见叶氏攒着眉头,正躬身打骂一个丫鬟。她足上捆了一圈白色纱布,仍可见血液汨汨流出,好不瘆人,叶氏瞧见孟仲垣,脸上带了三分笑,却衬得她一双娇美容颜,古怪不已。 “夫人这是做什么?” 那丫鬟已经皮开rou绽,被打的浑浑噩噩,只伏在地上,连连求饶,“夫人饶了莲香,夫人饶了莲香……” 孟仲垣心下不忍,“潘夫人不必如此。” 叶氏嘴边绽开一个残忍笑意,“大人来的不巧,这丫头给妾身洗脚的时候,拿了guntang的铜盆来,烫的我一双脚肿大起泡,如今那些血泡让大夫给挑了,妾身一双脚恐怕落了残疾,不能起身迎送大人。请大人恕罪……” 孟仲垣神色一黯,瞧了柳西一眼,二人心中都道,早不受伤,晚不受伤,偏偏我们第二次来的时候,你受了伤,你说你与这案子没有关系,那可没人会信,可是她足上有伤,便不好试穿鞋子。这无凭无据,便将人锁了回去,实在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孟仲垣无法,低头与阿星附耳两句,小厮便转头出去了。孟仲垣回身,笑道,“早闻潘翁热情好客,府上的岭州牡丹是本地绝色,如今春暖花开,本官特地携了手下人来此赏花,又闻说潘家叶氏乃是种花好手,本官本想着寻夫人问问这牡丹种花之术,可惜夫人伤了腿脚。” 他一副惋惜神色,若是叶氏不知道他心中的小九九,非得以为这少年县令,今天只是来潘府赏花未遂的。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相请不如偶遇,大人既然到了,便由老夫领着大人四处瞧瞧,府上最近新植了一株绣球牡丹,花瓣紧凑似球,小儿给它起名赤龙金鳞。” “喔?那本官倒要开开眼界,潘翁,请……” 孟仲垣脚下跟着潘老天爷瞎转悠,停在一处别院前头。这青州之地,富户很多,然而像潘家这样有财有势的却不多,赵家的别院虽大,但赵举人有功名而无官身,那府上的一应用具,便不可逾矩。无论如何豪奢,这底蕴还是差了一层。 潘家不同,潘家不但有‘广昌隆’这百年粮号,潘老太爷名叫潘恭行,他上头有三个哥哥,潘恭谨,潘恭言,潘恭慎。 除了这三哥潘恭慎英年早逝,其余两位,都在京中担任要职。所以,潘家在松阳府,几乎是横着走的。 这别院修葺在一众牡丹花从里头,别院前头,有一小小的八角凉亭,虽然没人,一个石桌在中间,周遭围了四个石凳。又支了架古琴在旁侧,古琴前头,还摆了果盘糕点,金丝蜜枣,山药枇杷,灯笼金桔,盐津葡萄四样,很是讲究。 孟仲垣抬头一看,是块金漆朱笔的匾额,上书‘赏芳阁’四字,落款,“小钟山人”。 孟仲垣心中一凛,面色却不变,只装作不解问询道,“潘翁,这匾额题字笔力雄浑苍劲,孟某不才,敢问这‘小钟山人’是何方神圣?” 潘恭行捻须笑道,“大人十三岁中举,已是咱大雍奇闻。犬子有良不才,三十多了还没个功名傍身,倒也喜爱读书弄乐,‘小钟山人’,便是犬子的号。” “不知潘公子现在何处?孟某也想结交一番。” 潘老太爷面露难色,解释道,“犬子进省城巡查店面,需得月底才能回来。若是他回来了,老夫必然嘱咐他略备薄礼,到府上去拜见大人。” 孟仲垣正低头寻思这潘有良与那死尸嘴里的玉印不谋而合,忽然见阿星跑了过来。“潘翁,本官对这牡丹一窍不通,虽然有些鲁莽,不过还是想请府上大夫人,为本官讲解一番这种植妙术,也好叫我开开眼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