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拨开云雾(二) (第2/2页)
,也是个半傻不jianian的孩子。她略宽了心,“好好好,咱们娘几个东屋说话去。” 待众人走后,顾乐翻身上炕,坐在二爷爷身边,试探道,“二爷爷,您还记得我不?” 他连续问了几次,二爷爷浑浊的目光才收了回来,他已经瞎了,却兀自望着窗外东山的方向,不知在瞧些什么。 “平安啊……平安……” 他嘴里嗫嚅着,“二爷爷,你是在喊我爷爷吗?我爷爷死了十几年了。” 二爷爷唇吻翕辟,不知含糊的说了句什么。 “二爷爷,这是我大jiejie做的海棠糕,您吃些。” 顾乐说着话,把顾玉儿分装在小瓷碗里的海棠糕,递到二爷爷嘴边,他许是闻着了海棠糕的甜香气息,张嘴就往里头送去。他咀嚼了两下,似乎从这海棠糕的滋味里头吃出了些什么来,“丹娘这糕做的真是好吃。” 顾乐眼珠子转了转,“二爷爷,这糕不是我奶奶做的,是我大jiejie做的。我大jiejie唤作玉娘,小时候,您还抱过她呢。” “玉娘……” “玉娘……” 顾玉儿的厨艺是奶奶李氏手把手教会的,做出的吃食很是有李氏的风味。尤其是这些南方的糕团点心。 尤氏家中的几个孙辈,怯生生的在东屋炕上玩耍,最小的顾海龙瞧着那放糕团的青花瓷碗,眼睛都不带眨的。 “这没出息的,你瞧瞧,看见好吃的,都走不动道。”面上虽是责骂。其实眼里含满了宠溺。 顾秀儿不是个喜欢与人说官话的。“三奶奶。这海棠糕本就是jiejie做来给娃娃们吃的,你放这儿不给他们几个小的吃,怎么还能怪孩子呢。” 尤氏又推脱了几下,方把那青花瓷碗交付给了小儿媳妇。给几个孙辈的娃娃分吃了。尤氏毕竟与冯氏不同,她自诩是个见过世面的。她不光知道这海棠糕好吃,也知道这里头加了什么,是个什么做法。
海棠糕是用白面粉,混了猪油,花生油,豆沙馅制成,在农户间很是少见,更别提吃。这东西一个个的。虽然甜蜜好吃,可是用料忒贵,是县城里头阔太太吃食的。尤氏也是个妇人,见了这海棠糕,本想着自己偷偷留下来吃。可是顾秀儿张嘴闭嘴是给娃娃们吃食的,她总不好拂了别人的意,再说,几个娃娃也是自己嫡亲的孙子孙女,吃了这糕,也不算亏了,里外里,也比给媳妇儿吃要划算许多。 尤氏心里头的算盘打的噼啪作响,想到这海棠糕,又不禁想到了顾玉儿。 她二孙子顾海峰今岁十七了,因着老大家人口多,给老大顾海涛置办了聘礼,老二就有些娶不上媳妇儿的意思。老大媳妇娘家又是个不中用的,帮衬不上,自己这边,有七个儿子,也不能厚此薄彼了不是。她想了想,那顾玉儿让赵家退了亲,这名声怎么都不会好了,若是让二小子将那顾玉儿娶过来,看他们家现下过的红红火火的,必然能帮衬自家一点。再者说,自己这孙儿顾海峰,也算得上是老实本分的,他顾继宗家,虽说是官身,可是现下也潦倒了不是。那顾玉儿生的好相貌,又做的一手好菜,尤氏很是满意,也觉得,若是把这亲事提出来,顾家人必不会反对。 “玉娘到底心思灵透,这点心做的这般精巧,看的我这老太婆也嘴馋。” 顾秀儿面上带笑,她此番来,可不是为了跟尤氏客套,而且见尤氏面色变了几变,还不知她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且静观其变吧。 “要说,都是那姓赵的寡情薄意,怎么负了玉娘这样好的闺女。” 顾秀儿见尤氏面上硬装出来的仗义,有些忍俊不禁。 “可这女儿家,到底是要嫁人的,玉儿如今让那赵家的坏了名声……唉……你说这可如何是好?” 顾秀儿见尤氏长吁短叹的,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三奶奶就是心善,还惦记着jiejie,家中如今每年靠着那刨丝器的买卖,大伙儿都知道,足有二百两的进项,我两位哥哥在军中历练,尽想着挣些军功,来年给jiejie争个诰命做做呢。累几年钱帛,给jiejie添置一份厚厚的嫁妆,再嫁人,也不迟啊。” 尤氏一听,更是属意将这顾玉儿趁早娶过门来。顾秀儿若是不提醒她,她还险些忘了那每年二百两的银钱进项,如今经顾秀儿一提醒,尤氏恨不得立马给自己二孙子做主,娶了顾玉儿进门,她心中这样想着,嘴上便也秃噜出去了。 “横竖玉儿的婚事,三奶奶得跟着cao心。这女子坏了名声,嫁与旁的,奶奶怎么能放心?我那二孙子海峰打小儿便是个勤奋老实的,玉娘许给他,必是不亏。” 确实不亏,不过是她自家不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