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天渊门 (第1/2页)
谢如意被掳去的同时,她家院门口的老柳树下停着一辆深蓝色带暗花的马车,架车位置上有一个穿灰色短褐的中年男人。院内,张氏不时的朝门口张望着,脸上还带着一股压制不住的喜意。 一旁一个四十多岁的嬷嬷和一个十七八岁的亮丽丫鬟看了撇了撇嘴,真是乡下村妇,没有一点儿体统,她生得女儿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 “夫人,小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天色不早了,咱们吃过午饭还要赶路呢。”那嬷嬷催促道。 张氏朝她歉意的笑笑道:“以往这时辰也该回来了,还请钱嬷嬷再等等,许是被什么事给绊住了。” 那钱嬷嬷无法,只好面色不虞的继续等着。 随着时间一点点儿的流逝,钱嬷嬷和那丫鬟脸上露出不耐之色。张氏脸上的喜意早没了,只剩下nongnong的担忧。意儿怎么还不回来,午饭时间都过了,莫非出了什么事? 于妈从厨房走出来对张氏道:“夫人,饭菜热好了,要不你们先吃着,我去迎一迎姑娘? “也好,你去看看出了什么事,若无大事,让意儿快些回来。” 于妈应了声“是”,把饭菜摆上便出去了。 过了一刻钟左右,她便急慌慌的回来了。 “夫人!不好了!姑娘失踪了!” 张氏心中一跳,忙迎上去颤声问道:“怎么回事?快说清楚!” 于嬷嬷和那丫鬟对视了一眼,也走了过去。 于妈喘了口气道:“我在前面那个胡同里看到地上有包点心就觉得不对劲,一直到药店都没碰到姑娘,便问了药店里的人,都说姑娘早已经回家了。我就忙往回赶,路过百味斋旁边的点心铺时,见许多人在排队买新式点心,就打听了一下,好几个人说姑娘在那儿买了包点心就回家了。我就知道坏了,姑娘肯定出事了,刚才我又在那掉了点心的地方细细看了一遍,果然发现了姑娘的脚印,而且那脚印有点儿乱。夫人,您说现在该怎么办?” 张氏眼前一阵发黑,如今刚有了夫君的消息,女儿却又出事了,自己该怎么办? 于嬷嬷眼珠转了转,莫非是自家夫人的手段?想先下手除了这位庶不是庶,嫡不是嫡的小姐?可又不对呀,如果是自家夫人做的,自己没理由不知道啊?她和锁儿可是夫人的心腹。 她看向身边夫人的大丫鬟锁儿,见她也一脸疑惑的摇了摇头,便觉得应该不是自家夫人做的。 她舒了口气朝张氏道:“如今小姐出了事,夫人还是快随我们回谢府吧,咱们都是些女流之辈,还是快些通知老爷,让他派人寻找小姐为好。” 张氏虽然有些意动,可京城离此地相距好几百里,来回要好些天,她又怎么能放心得下呢?可不如此又能怎么办呢? “夫人,要不咱们报官吧?”于妈小心的道。 张氏还没说什么,就被那于嬷嬷厉声打断了,“不行,堂堂谢府小姐无故失踪,怎么能喧扬得人人尽知呢?这不是给谢府抹黑吗?你们姑娘以后还要不要嫁人了?” 张氏和于妈都有些不知所措,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吗?这时张氏忽然想起三年前在王家庄女儿救的一位贵人曾给了她一枚玉印,说有事可以去兴隆钱庄,只要出示了玉印,自有人会帮她们。 这三年也没出什么大事,就一直被压在箱底没动过,如今女儿生死不明,她不能被动的等着谢府的人去救人,那样时间太长了,怕女儿会等不起。 想到此,她忙进里屋,把衣柜打开,里面的东西全拿出放在床上,直到从柜子最底部拿出一个泛白的旧荷包,从里面倒出一枚莹润的玉印,上面龙飞凤舞的刻着个庄字,反面是个极小的二字,字的周围是一圈复杂的花纹。 张氏也不管玉印上有什么,对着进来的于妈道:“我有事拜托你……”刚说了一句,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清冷的声音。 于妈探头看了一眼道:“是奚宁来了。” 因奚宁经常到家里找谢如意,因此于妈认识他。 张氏眼睛一亮,附到于妈耳旁说了自己的打算。于妈听了连连点头,接过那枚玉印便出去了。 最后张氏还是被那嬷嬷和丫鬟锁儿连哄带骗,硬是给带走了。于妈不放心她,也跟着去了。 却说奚宁拿着于妈给的玉印来到镇上的钱庄,把玉印出示给掌柜看了。那掌柜的曾在京城的钱庄做过伙计,有些见识,知道这二等玉印乃是对庄亲王府有大恩,才会被赐与。遂不敢怠慢,把奚宁所要求的事情写到一张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