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京城危矣 (第1/2页)
经过一番争论,整个朝堂之上吵成了一锅粥,差点没光膀子干起来。要不是崇祯皇帝在上面看着,他们可就不止动口了。 不过这一番大论,倒是把崇祯皇帝给重新说服了。身为读书人那就应该有读书人的气节,那种民族的骨气,就是要有这种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服的骨气。那些想要迁都的,都是丢了骨气的人而已。 昔年土木堡事变后鞑靼围城,大明顽强抵抗没有迁都。后来京城也曾数次遭劫,可是历代就没有一个皇帝说要迁都的,难不成这还要在他身上开一个先例不成?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一阵唏嘘。迁什么都,不走了。崇祯皇帝的脾气摆在那里,让他丢掉京城灰溜溜的离开他办不到。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不是崇祯皇帝的座右铭。与京城共存亡,与大明共存亡,才是他这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 这些人也不想想,当年朝廷之所以死战不退咬紧牙关不迁都,那是还有兵在手,有一战之力。可是现在,到哪弄兵去啊。李自成携大势而来,将宣府精兵早早的覆灭,眼下辽东精锐又不能轻动,那什么跟人家死磕。 一些人突然就想到了太子手中的十数万精锐,这些精锐前段时间可是大方光彩,连女真精锐都不是对手。对付区区李自成,应该没问题吧。 这还不算,最后一些人还极力要求把太子留在京城,然后找个由头将太子军的军权给夺了。十数万大军,如此多的军队,放在某个人手里,是不是有些不妥。这么多的军队,是不是应该放在兵部的管辖之中。 只要太子人在京城,崇祯皇帝也点头了,那太子就没有办法反对。太子军就必须立刻马上全力北上对付李闯,保卫京师。有什么好休整的,一群苦哈哈,有几两银子给你们,你们那就乖乖卖命就好了。至于太子军会因此会死伤多少人,跟他们有关系么。 得知这个消息,赵乾满是焦急。他来是想让崇祯皇帝同意迁都的,没想到现在差点连自己也陷进去了。实在是这些人口才太好了,再待下去,自己可是连渣都剩不下了。 本来是想劝说崇祯迁都的,没想到差点连自己也搭进去了。唉,本来以为只要他出马,崇祯皇帝就算在怎么固执,也得听一听他的意见吧。他也是低估了京师大臣们的战斗力,首次交锋,还没看见对手,赵乾就倒下了。 真要是继续呆下去,最后连他自己也走不了了。还好当年的时候他没有留在京城,而是毅然决然的启程去了南京。不然的话,恐怕几个月后他也只能看着京城城破干瞪眼了。 想想即将到来的李闯大军,赵乾就是一哆嗦。这京城是非之地,看来是不能再待了,他没有时间跟那些大臣们耗。所以在得知这消息之后,赵乾立刻就跟崇祯皇帝告退想要回到南京了,随后更是直接离开。 太子直接离开京城的事情,自然是被早就盯着的大臣们得知了。他们立刻就想派人阻拦,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崇祯皇帝把太子留下。可是太子也够狠的,刚出了京城立刻点齐兵马撒丫子就跑了,连让他们请旨的时间都没有。 等太子带人跑的远了,就算有了崇祯皇帝的旨意也白搭了。只要太子执意不肯回来,有太多的手段可以用了。比如说常用的拖字决,再比如说干脆就说没听见,甚至直接动手把来人杀了说他们假传圣旨都不是不可能。 至于现在在太子没走远的时候就去拦人,似乎也可以。不过想想太子手中的大军,他们也就只能徒之奈何了。太子这次进京可是带了三千骑兵,那可是骑兵,谁活得不耐烦了敢强行阻拦。 从北京城出来,赵乾一路之上马不停蹄直奔南京而去。这速度,让后面传旨的人追都追不上。一路就这么跟着赵乾去了南京,等赵乾到南京的时候,他们还在路上呢。 “太子,您竟然回来了?”一回到南京,赵乾直奔孙传庭所在。眼下也只有这位孙老大人,才让赵乾有些心安了。皇帝不愿迁都,他们也不得不提前出发了。 见到赵乾之后,身体已经大好的孙传庭可是大吃一惊。要知道赵乾启程到北京,前后才一个多月的时间。纵然率领的是骑兵,但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够一个来回的。 曾经在朝堂之中混过不短时间的孙传庭,自然是了解朝堂诸公的办事效率。更何况是迁都这样的大事,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根本讨论不出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