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上蛟龙海龙级大型巡洋舰 (第2/3页)
止这么一点。 当时,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问题困扰着工程师。 这就是为平远级研制的,口径为240毫米的舰炮早就被放弃了,海军没有现成的,可以提供给新式战舰的主炮! 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新式战舰的研制工作拖延了很长一段时间。 当时,江南造船厂提出,用重巡洋舰的200毫米舰炮武装新式战舰。结果,海军根本没有考虑。原因很简单,《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失效之后,潜在敌对国都在建造吨位更大的巡洋舰,200毫米舰炮难以应付新的威胁。 再说了,在二到三万吨的舰体上安装200毫米舰炮,简直就是在浪费钢材。 因为受到主炮的限制,所以新式战舰的设计工作一直拖到了七十年。这年发生的一件事情最终让帝国海军下定了决心。 当时,帝国海军情报局获悉,美国海军正在准备建造一种排水量肯定超过了20000吨,甚至有可能达到30000吨的大型战舰。当然,这绝不是之前传闻的快速战列舰,而是介于快速战列舰与重巡洋舰之间的战舰。 毫无疑问,美国海军的新式巡洋舰与帝国海军一直在谋求的专业破交舰非常类似。 随着情报一步步明确,海军也沉不住气了。在美国海军的新式巡洋舰面前,帝国海军的老式战列舰追不上,重巡洋舰则打不过,用快速战列舰去对付巡洋舰又有点大材小用,而且当时帝国海军缺少的正是快速战列舰。如此一来,必须要有一种相当的,而且超过了对手的战舰来应付新的威胁。 当时,情报部门获悉,美国正在开发十英寸舰炮。 针对这一情况,海军立即确定新式舰炮的口径为300毫米。当然,后来海军才知道,美国海军选择了十二英寸舰炮,而不是十英寸舰炮。当然,帝国海军的300毫米舰炮与美国海军的十二英寸舰炮属于同一个级别的主炮,威力没有明显差距。 当然,直接采用老式战列舰,准确的说,是无畏舰的舰炮肯定是不行的。 为了加快研制进度,缩短设计时间,海军一方面投入了巨额经费研制新式300毫米舰炮,另外一方面让江南造船厂启动了设计工作。 此时,汪华华已经完成了皇帝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 虽然他当时还在主导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设计工作,但是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设计工作量比皇帝级少得多,而且很多设计了皇帝级战列舰的工程师都留了下来,所以汪华华有足够的精力参加新式战舰的设计工作。 当时,海军已经将这种新式战舰定性为“大型巡洋舰”。 考虑到主炮的研制工作不会很快完成,汪华华完全推翻了平远级的设计理念,决定从新设计一种能够完全满足海军要求的大型巡洋舰。 正是如此,新式战舰摆脱了平远级重巡洋舰的影响。 汪华华首先确定了技术指标,即才用三座三联装炮塔安装方式的九门300毫米主炮,三十五节的设计航速,以及十八节十超过了20000海里的续航力。 因为是巡洋舰,所以没有要求严格的防护标准,只是能够抵挡重巡洋舰的穿甲弹。 确定了设计技术指标之后,新式战舰的排水量也很快确定了下来。 其第一份设计方案的标准排水量就达到了24000吨,满载排水量更是高达35000吨。 毫无疑问,这样的战舰绝对不会便宜到哪里去。 只是,当时战争即将爆发,而且海军的拨款已经被几年前增加了不少,所以海军也不再把造价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上。当然,在实际订购的时候,其高昂的造价仍然让海军狠狠rou痛了一会,这也是该级大型巡洋舰建造数量只有四艘的主要原因。 因为是全新设计,加上主炮研制进度太慢,所以该级战舰的设计方案修改了好几次。 特别是进入细节设计阶段之后,加上海军反复修改战术指标,导致该级大型巡洋舰的设计工作严重超标。 比如,在得知美国的同类战舰有九门十二英寸主炮之后,海军曾经要求将主炮数量增加到十二门。当然,这个设计方案最后还是被海军否决了,因为增加三门主炮,将使战舰的造价增加近一半。 只不过,海军的某些要求还是得到了满足。 比如,为了更好的执行破交作战任务,除了安装强大的主炮之外,还要安装鱼雷发射器。只不过,作为大型战舰,并不要求拥有用鱼雷攻击敌战舰的能力,鱼雷的主要作用就是击沉那些被舰炮轰毁了的商船。 另外,指挥能力是不能欠缺的,不然将难以在护航作战中发挥作用。 最要命的是,帝国海军将美国海军的大型巡洋舰当作了该级战舰的直接对手,如此一来,就要求提高防护能力。 提高防护能力的代价是高昂的,除了增加设计难度之外,还使其设计排水量一路彪升。 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中,该级大型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已经达到了32000吨。最终建成时,其标准排水量更是一举突破了33000吨! 可以说,在增加的近8000吨重量中,至少有5000吨是装甲带来的重量! 七十一年年初,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另外300毫米新式舰炮也能在七十二年研制成功。订购第二批皇帝级乙型战列舰之前,帝国海军订购了四艘大型巡洋舰,并且将其命名为“海龙”级。 其主要性能为: 标准排水量:33250吨,满载排水量:41650吨,最大排水量:44550吨;总长:252.5米,水线长度:241.6米,型宽:28.5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