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实战考验 (第2/2页)
回事?” “雷达坏了。”戴秉国低声说道,“樊晓明与余沈兵正在设法修复雷达,只是现在还没有消息。另外,‘仁宗’号上的雷达也出了故障,也正在设法修理。” 白佑彬的眉头迅速跳了几下。 虽然从来没有用雷达指挥过夜间炮战,但是作为枪炮长,白佑彬哪能不清楚雷达的主要意义? 早在“秋波”号驱逐舰上担任舰长的时候,白佑彬就意识到了雷达的重要性。 当时,他在规范炮战战术的时候,就将雷达引导炮战的交战方法考虑了进去。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报告,并且引起了帝国海军司令部的重视。随后,帝国海军司令部向南京电子一所订购了四部“电眼甲”型雷达,并且在四艘战舰上做了测试。确认了雷达在探测与测量敌舰方面所能发挥的重大作用后,帝国海军还下拨了一笔专项资金,让南京电子一所加快了“电眼乙”型雷达的研制工作,并且启动了“电眼丙”型雷达的研制计划。 六月份的时候,随着“电眼乙”型雷达投入批量生产,帝国海军一口气采购了六十部,为每艘主力舰,以及近三分之一的巡洋舰安装了雷达。随后,帝国海军还决定继续采购一百二十部,为每一个重要港口配备三到五部,以加强港口防御。 只是,南京电子一所的工厂根本忙不过来。到九月底,才向帝国海军交付了不到四十部雷达。 谁能想到,现在一下就坏了两部! “没别的消息?”好半天,白佑彬才回过神来。 戴秉国摇了摇头。“祖寿清将军已经让‘太宗’号放慢速度,拉近了距离。后面的‘果敢’号也正在赶上来,希望用两艘战舰上的雷达弥补搜索盲区。只是,现在还没有任何发现。希望在我们的雷达修好之前,不会有新的消息送来。” 白佑彬只能苦笑。敌人会等着“太祖”号的雷达修好了之后再找上门来吗? 这时,余沈兵上校急匆匆的走进了司令舰桥。 “怎么样?”沉默了半天的罗清远这时候才主动开口。 “已经找到了备用零件,小樊亲自去修理,大概还要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 这时,罗清远才长出了口气。至少,雷达还能修好,而且十五分钟并不算久。 也就在这个时候,白佑彬看到了前方“太宗”号发来的灯光信号,舰桥内的其他军官也立即看到了用“海军代码”发送的灯光信号。 “发现数艘不明身份舰船,方位一百九十度左右,距离三十海里左右,疑为目标舰群……” 即便戴秉国没有念出来,白佑彬也读出了灯光信号的含义。 每一个海军学院毕业的学员都能识别用“海军代码”发送的灯光信号。简单的说,就是用“长闪光”与“短闪光”两种信号编组,传达一百多种海军常用的战斗词汇,从而在不能使用无线电通信的情况下,简明扼要的传达战斗命令。 “长官,旗舰……” 罗清远压了压手,他也读出了灯光信号的含义。“各位,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吧。余沈兵,去帮助樊晓明,务必在十五分钟之内修好雷达!” 白佑彬立即回到了火力指挥中心。 “长官,要下达备战命令吗?”闵瑞生也看到了灯光信号。 “下令吧,该来的,终归来了。”白佑彬长吸了口气,“另外,让预备炮组成员全都进入损管岗位。” 这时,战斗警报响了起来,舱室内的灯光也变成了暗红色。 因为战舰要长期在海上活动,并且得时刻保持最佳战斗状态,所以战舰上任何一个岗位至少都有两名官兵,某些重要岗位甚至有三名官兵。平常,除了值更的官兵之外,轮休的官兵可以睡觉,或者稍微放松一下。进入战斗状态后,临时没有分配到岗位的官兵都将成为“损管队员”,及时修补战舰的战斗损伤。 在闵瑞生去传达命令的时候,白佑彬走到了右侧的舷窗后面。 舰队正在“太宗”号的率领下进行左转向,准备改为右东向西航行。这样,在等下的交战中,能够尽量使编队的左侧朝向敌舰队,延长炮击时间。 “长官,雷达信号恢复了!” 听到这话,白佑彬立即朝负责与雷达cao作室联系的士官看了过去。接着,他走到了左侧的舷窗后面,眺望着南面的茫茫大海。 正在杀来的是日本快速战列舰群吗? “仁宗”号的雷达修好了吗? 战舰上的雷达会不会再次出现问题? 想着这些问题,白佑彬感到心跳正在加速。三年的海军生涯,近三个月的艰苦训练,即将经受第一次实战考验! **** 继续求票,求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