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尽职尽忠 (第1/2页)
如果说,用四艘驱逐舰换一艘战列巡洋舰,那绝对是“划算”的买卖。 可是,用四艘驱逐舰换一次并不太好的机会,那就肯定是“亏本”生意。 就在四艘完成攻击的驱逐舰撤出来的时候,三艘日本战列舰也迅速将航向转到了二百二十五度,将舰艉对准了鱼雷来袭的方向。 按理说,标准的规避鱼雷机动,应该将舰艏对准鱼雷来袭的方向。只是在遭到鱼雷攻击的时候,三艘战列舰的航向为一百六十五度。如果向左转向,需要转过一百二十度,向右转向则只需要转过六十度。 权衡利弊之后,代替铃木义尾指挥“金刚”号的小泽治三郎,还有另外两名舰长做出了同样的决定,继续右转向。 实际上,如果当时左转向的话,就将被迫回到原来的航向上,并且再次暴露在敌人主力舰的炮口之下。 此时,“太祖”号战列舰上,白佑彬正在紧张的计算着射击参数。 随着日本舰队再次转向,他不得不命令主炮暂停开火。到此,“太祖”号战列舰一共打出了三十七轮齐射,每门主炮都消耗了三十七枚重型穿甲弹。虽然已经击沉了一艘日本战列舰,还重创了一艘战列舰,可是为了争取最大的胜果,白佑彬不得不节约使用炮弹,特别是重型穿甲弹。 “皇帝”级战列舰每门主炮备有一百二十枚炮弹,如果没有执行对地支援的任务,一般配备二十枚高爆弹,四十枚标准穿甲弹以及六十枚重型穿甲弹。此时,“太祖”号的主炮弹药就是按这一比例配置的。 也就是说,每门炮只有六十枚重型穿甲弹! 如果用光了重型穿甲弹,为了达到必杀的目的,就只能拉近距离,用标准穿甲弹打击敌舰的主装甲带。这样一来,“太祖”号的装甲也不一定能够挡住敌舰的十四英寸穿甲弹,将会受到更大的威胁。 如果能够在“免疫区”之内,用重型穿甲弹干掉敌人,肯定是最理想的结果。 权衡利弊之后,白佑彬的决策并没有问题。 也就在这个时候,“太宗”号率先转向,接着“太祖”号也开始快速转弯。 “好像是‘切外角’?”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从战列舰倾斜的角度可以判断出,转向角速度并不快,并没有打到左满舵。另外,战舰的速度太快了,很难完成“切内角”机动。 “司令官到底想干什么?”闵瑞生满脸疑惑,似乎无法理解舰队做出的机动动作。 “防止敌人向南逃窜。”白佑彬低声嘀咕道,“祖寿清将军肯定考虑到与主力战斗群会合的事情。如果日本快速战列舰群向南逃窜,我们只能向南追击,从而拉大了与主力战斗群的距离。到时候,即便歼灭了日本快速战列舰群,我们也很难及时与主力战斗群会师,联手对付日本联合舰队。” “可是,有必要考虑得这么远吗?” 白佑彬笑着摇了摇头,要不要考虑这么远,可不是他们这些枪炮军官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际情况,与白佑彬猜测的几乎一模一样。 发现日本舰队继续左转向规避鱼雷的时候,祖寿清就意识到,日本舰队很有可能放弃北上的计划,向南逃回达沃港。 按照海军司令部的命令,祖寿清的首要任务就是阻止小泽治三郎与高野五十六会合。 也就是说,能够“赶走”日本快速战列舰群,祖寿清就完成了任务。 只是,祖寿清可不想按照“最低”标准完成任务。 眼前明明有全歼日本快速战列舰群的机会,怎么能放过呢? 如此一来,快速战斗群必须绕到日本舰队的南面去,阻断其南逃的线路。 此时,进行“求外角”转向机动的条件也成熟了。 日本舰队的速度跌落到了二十节之下,而帝国舰队能够继续维持二十七节的速度,甚至还能进一步提高速度。日本旗舰再次被穿甲弹击中之后,肯定难以及时恢复指挥能力,日本舰队很难统一行动。最后,如果不减速的话,转向时的距离将拉近到一万米之内,从而错过了“切内角”机动的机会。 显然,这个时候,祖寿清仍然非常清醒,并且掌握着主动权。 此时,小泽治三郎的处境就没有那么“舒坦”了。 当医疗官将重伤的铃木义尾抬出去的时候,“金刚”号战列舰的大副来到了司令舰桥。现在,他是战舰的最高指挥官。 “长官,汽艇已经准备好了!” 小泽治三郎微微一愣,眉头跳了几下。 “长官,本着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