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十二章 自私代价 (第2/2页)
三百五十毫米穿甲弹也能在这个距离上轻易对付水平装甲更为薄弱地扶桑与伊势级战列舰。 最后,日本联合舰队战列舰的主炮威力明显差了一截,特别是远战能力明显不如主力战斗群。同样在一万八千米的交战距离上,长门级十六英寸主炮使用的高穿甲弹最多只能对付五岳级,昆仑山级,秦岭级与库叶岛级战列舰,根本对付不了南海级与长江级战列舰。而扶桑与伊势级所用的十四英寸穿甲弹甚至连秦岭级战列舰都对付不了。 当然,日本联合舰队可以选择大切角逼近主力战斗群。 只是这样一来,其编队内的六艘战列舰只能用舰方向上的主炮开火,舰尾方向上的主炮难以投入战斗。李玉民则可以采取守株待兔的打法,等着日本联合舰队送上门来,然后用优势炮火打下胜利的基础。 问题是,李玉民有完成左转向地机会吗 完成四分之三圈转向,肯定要比完成四分之一圈转向花的时间多,而要缩短转向时间,就必须加大转向角度。这样一来,十艘主力舰将聚集在一起,成为理想的炮击目标。 另外,航向转过九十度的时候,交战距离将达到最近的一万一千米左右,在这个距离上,任何一艘战舰都难以抵挡十六英寸穿甲弹的打击。而十艘主力舰是尾随转向,也就是说,十艘战列舰都要在日本联合舰队战列舰的炮口下晃一圈。 还有,在进行转向地过程中,除到达航线顶点附近,战列舰上地所有主炮能够向敌人还击之外,其他时间都只有一半左右的主炮能够投入战斗,火力密度,炮击命中率都将受到巨大地影响。 日本联合舰队也不会一直留在萨兰加尼岛北端,在主力战斗群转向的时候,高野肯定会命令舰队杀出,趁对手在海上转圈圈的机会,抢占有利的位置。以日本战列舰的度,达到这个目的并不是很难。 最重要的是,舰队这么一转,就是朝着萨兰加尼岛与巴卢特岛之间的海域奔去了。 当时,李玉民根本没有在这个方向上安排侦察舰。因为该海域的平均水深不到十米,主力舰根本无法通过,所以只知道那边不会出现敌人的主力舰。问题是,主力舰不能通过,不表示巡洋舰与驱逐舰不能通过 毫无疑问,李玉民这个带有私心的战术决定不但错过了重创日本联合舰队的机会,还将主力战斗群带入了险境,主动送到了高桥伊望的第三舰队与井上成美的第四舰队的鱼雷攻击范围之内 联合舰队的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都是以驱逐舰为主力的水雷舰队。 日本海军为了弥补主力舰上的差距,不但非常重视鱼雷技术的开,还非常重视鱼雷攻击战术。当时,日本新式驱逐舰配备的鱼雷射管比其他国家的驱逐舰都要多,而且其氧气鱼雷的性能更是大大过了其他国家海军配备的重型鱼雷 另外,战争爆前,日本驱逐舰一直在加强鱼雷作战方面的训练。 见到主力战斗群突然来了个左转向,恐怕高野五十六不但会感到惊讶,也会高兴得忍不住笑出声来吧。 原本用来掩护侧翼的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竟然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伏击部队 如果当时李玉民向右转向,与日本水雷舰队交战的就不是主力战斗群内的战列舰,而是留在后方的巡洋舰与驱逐舰。而帝国海军的轻巡洋舰与驱逐舰都强调火炮威力,其设计要求中就强调了对付轻型战舰比如日本驱逐舰的能力。说白了,帝国海军的轻巡洋舰与驱逐舰除了单独活动之外,其主要任务就是为主力舰或者商船提供掩护,防止主力舰或者商船遭到敌人轻型战舰破交战舰的袭击。 在李玉民下达转向命令的时候,后面的轻巡洋舰与驱逐舰根本没有跟上来 当然,高野五十六是不会放过如此难得的机会。这可是击败大明帝国海军主力战斗群的最佳机会。如果他能够率领联合舰队赢得这场海战的胜利,他将越东乡平八郎,成为日本海军的军神。 随着一道电令,早已埋伏到位的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从斜地里杀了出来。 这时候,李玉民似乎预感到了危险,并且判断出北面出现的是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并且出了第二封电报。 此时,刚好十点二十八分,比第一封电报出的时间晚了九分钟。 仿佛,胜利正在向日本联合舰队招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