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_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二十一章 果断出拳(求票,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二十一章 果断出拳(求票,求月票) (第1/2页)

    因为战沉的度太快,加上其高大的司令塔被穿甲弹摧毁,所以扶桑号的中弹位置,以及沉没原因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搞清楚。四十多年后,一支帝国民间探险者组成的考察队伍来到了这一海域,在寻找海南岛号战列舰与库叶岛号战列舰的船骸时,找到了断成三截,在海底躺了几十年的扶桑号,这才揭开了扶桑号战沉的真相。

    经过全面考察,当时扶桑号战列舰被十二枚穿甲弹,而不是七枚穿甲弹击中,其沉没的直接原因是前部与中部主炮弹药库爆炸,导致舰体断裂成三截,随后海水大量涌入,最终迅沉没。

    这十二枚穿甲弹的命中点分别在:距离舰十五米处,阿炮塔左侧,咿炮塔右前方,咿炮塔炮座正前方,司令塔正面,呜炮塔顶部,二号烟囱根部,唉炮塔左侧与右侧,后舰桥前方水平甲板处,哦炮塔顶部,以及距舰尾五米处。

    致命的是打在咿炮塔炮座,司令塔与呜炮塔顶部的三枚穿甲弹。

    第一枚在撕开炮座的装甲之后,肯定改变了前进方向,钻进了下面的弹药库,并且在弹药库内生爆炸。第二枚干掉了扶桑号的指挥部门,并且顺势砸断的了后面的一号烟囱。第三枚的弹道几乎与第二枚一样,而且下落角度更大,所以才没有被烟囱挡住,直接落在了呜炮塔的顶部,撕开炮塔顶部装甲后,又打穿了下面的水平装甲,最终进入弹药库生爆炸。

    显然,对装甲防护原本就显薄弱的扶桑级战列舰来说。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的威力太猛了一点,至少击中司令塔的那枚穿甲弹就没有立即爆炸,而是砸断了后面的烟囱,落到海面上才生爆炸。

    另外,从当时的交战情况来看,因为观察角度,以及扶桑号上层建筑地阻挡,所以太宗号等战列舰上的了望员很有可能没有看到落在扶桑号后舰体上的那几枚穿甲弹。也就没有将其计算到命中炮弹之中。

    如此算来,七十二枚穿甲弹打中了十二枚,命中率高达百分之一十六点七

    在主炮弹药库生爆炸的情况下,扶桑号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结果,该舰一千三百九十六名官兵中,仅仅只有十一人幸免于难。除了被炮弹炸死的之外,其他数百名官兵都随同扶桑号沉到了海底。

    当然,战斗并没有因为扶桑号的快沉没而结束。

    从第三轮准确的说。是第四轮齐射开始,四艘皇帝级战列舰将炮口全都对准了扶桑号后面地山城号战列舰。

    也活该山城号倒霉。

    在炮战开始的时候,高野五十六没有及时下达命令。山城号的舰长自行决定将航向转到二百四十度。这样一来可以避开前面的扶桑号,二来可以让全舰的主炮投入战斗当时山城号只有舰的啊炮塔,以及舰尾方向上的两座炮塔能够作战,三是可以与敌舰队进入平行交火战列。

    严格的说,山城号地转向。只是单舰的战术机动,而不是舰队集体机动动作。

    问题是,当时高野五十六没有下达命令。结果跟在山城号后面的伊势号与日向号将其判断为舰队机动,从而跟随转向。

    这一变化,对这场海战地最后结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当然,先遭殃的肯定是山城号。

    在三艘战列舰转向的时候,山城号先离开扶桑号的阴影区,暴露在了四艘皇帝级战列舰地雷达面前,而伊势号与日向号仍然留在扶桑号的阴影区之内,所以四艘皇帝级战列舰只能瞄准山城号。

    五分钟的时间,足够山城号完成最后地死亡狂奔了。

    当然。运气也不是完全抛弃了山城号战列舰。

    其出其不意的转向机动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四艘皇帝级战列舰第三轮齐射的三十六枚穿甲弹全部落空,无一命中

    当时。太宗号上的白佑彬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结果。

    按照他的判断,日本舰队应该向左转,脱离战斗,而不是向右转,继续战斗。即便向右转,新航向应该大于二百五十五度,以拉开距离,尽快离开快战斗群的炮击范围,而不是留在必杀区内等死,更不是像武士道一样,在明知不是敌人对手的情况下冲向敌人的炮口。

    另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