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三十章 落荒而逃(求票,求月票) (第2/2页)
转向,不但能够更迅的转到新的航向上,而且在完成转向后,度更快的两艘长门级战列舰将位于前方,度稍微慢地两艘伊势级将留在后面。 问题就出在了这里。 单舰转向,属于战术规避动作,一般情况下,只有舰队以战斗队列与敌舰队交战地时候,为了规避敌人的炮击,或者是鱼雷攻击,或者是战舰受损退出战斗,才会进行战术机动。一般情况下,舰队都是集体转向。 这些在海军推行了几百年地战术规则肯定有其存在的道理。 单舰转向的最大问题是,各舰的转向半径不一样,因此在完成转向后,很难再保持整齐的队列,对舰队作战极为不利。另外,在单舰转向时,舰队指挥官将无法指挥每一艘战舰,只有在转向完成之后才能重新指挥。 如果在交战中,高野绝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结果,四艘战列舰只转过了九十度,也就是舰向南,右舷朝西的时候,危险来了。 四艘驱逐舰突然从南面巴西兰岛的海岸线附近杀出,然后在距离四艘日本战列舰大概八千米当时帝国海军重型鱼雷的最大射程完成了鱼雷齐射,随即又迅向西脱离了战斗。最要命的是。四艘战列舰上的日本了望员都在观察西面的炮战,以及日本驱逐舰地鱼雷攻击,根本没有注意到近在咫尺的危险 当了望员看到海面上的雷迹用高压空气做氧化剂的鱼雷在航行时会产生很多气泡,形成明显的尾迹,大声喊出鱼雷袭击地时候。做任何机动都来不及了。 虽然四艘驱逐舰齐射的三十二条鱼雷只有两条命中后来证实,命中了至少五条,其中有三条没有爆炸,但是这也足够了,而且两条分别命中了日向号与6奥号。最要命的是,两艘战列舰的动力系统或者推进系统都受到了损伤。 可以说,帝国海军驱逐舰在萨兰加尼海战与巴西兰海战中,对日本战列舰动的唯一一次鱼雷攻击不但隐蔽迅果断,而且运气好得惊人。如果这两条鱼雷没有破坏日向号与6奥号的动力与推进系统。哪怕是震死了两艘战舰的舰长,这两艘战列舰也不会因为掉队而葬身大海。 反过来,对高野来说。就是运气差得惊人了。 危机关头,几乎所有的参谋军官都惊呆了。当时如果不是长门号舰长果断下令加快了转向度与航行度实际上是躲到了6奥号的后面,不然连旗舰都要遭殃。至少有两条鱼雷与长门号擦肩而过。 对高野来说,这个结果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地。 询问了6奥号与日向号的情况后,高野命令第二舰队的第2水雷战队立即折返。掩护6奥号与日向号撤退。 显然,这个决定有点多余。第2水雷战队地那些驱逐舰是敌人战列舰的对手吗 只是,高野不想这么快放弃两艘战列舰。可同时。他也没有想过要让另外两艘战列舰留下了一同等死。 随着第2水雷战队迅返回,高野命令长门号与伊势号加航行。 也就是说,这时候6奥号与日向号已经被抛弃了,能否回到本土,就得看这两艘战舰的运气了。 当然,按照日本海军传统,临别时,高野没有忘记去为天皇效忠的勉励电报。 6奥号与日向号的舰长也没有忘记出武运长久地临终遗言。 这也是两艘战列舰出的最后电报。 随后,6奥号与日向号战列舰。还有第2水雷战队的十二艘驱逐舰为了掩护高野所在地联合舰队撤退。阻挡了快战斗群近一个小时,并且用数千名官兵的生命证明了他们效忠天皇的决心。 6奥号生大爆炸时。高野所在的长门号战列舰已经在东面二十海里之外了。 那团巨大的火球,连一百多公里外,奥卢丹牙岛上的日本6军了望员都看到了。 直到这个时候,高野才认识到,他彻底的输掉了这场海战。 历史上,一般称其为萨兰加尼海战与巴兰西海战。 因为双方都是同一支舰队参战名义上,快战斗群与主力战斗群都属于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所以这两场海战又被称为萨兰加尼与巴西兰海战。 按照帝国海军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定义,萨兰加尼与巴西兰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太平洋战争也被称为明日战争的关键转折点。 今天第三更了,继续求票,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