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_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三十五章 重点技术(求票,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三十五章 重点技术(求票,求月票) (第1/2页)

    在某些国家,快战列舰又被称为级战列巡洋舰。

    一般情况下,只有度达到或者过二十七节,并且能够防御自身主炮射的穿甲弹的主力舰才被称为快战列舰。按照这一标准来看,快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的最大区别就是防护能力。

    实际上,防护能力一直就是战列巡洋舰的致命缺陷。

    相对于传统战列舰,快战列舰在火力与防护方面的进步并不大,主要的优势就是度。这也成为了快战列舰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主要法宝。

    相对而言,大东海战还不足以证明快战列舰的真正价值。

    按照帝国海军的标准,日本海军的四艘金刚级只算得上是改进后的战列巡洋舰,其防护能力根本达不到战列舰的标准。

    也就是说,大东海战只证明了快战列舰对战列巡洋舰的优势。

    在整场海战中,特别是在果敢号退出战斗之后,三艘快战列舰凭借着不输于对手的度,始终掌握着主动权,并且数次迫使敌舰队采取弃车保帅的战术,最终击沉了敌三艘主力舰,而三艘皇帝级战列舰自身的损失则微乎其微。

    虽然战列巡洋舰并没有在大东海战后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正是大东海战让各个海军强国都认识到,随着快战列舰的出现,战列巡洋舰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可以说,此时快战列舰扮演的是战列巡洋舰终结者地角色。

    后来。英国海军正是根据大东海战中战列巡洋舰被快战列舰肆意屠宰的结果,放弃了对胡德号,以及两艘声望级战列巡洋舰的全面改进计划。将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快战列舰地设计与建造之中。

    也正是如此,大东海战之后,帝国高层仍然没有完全认清快战列舰的真正价值。

    当时,甚至包括陈锦宽在内的众多老一辈海军将领仍然认为,火力与度是战列舰的两项要指标,度慢一点没有什么。当然,他们也没有完全否认快战列舰的价值,只是将快战列舰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认为快战列舰的任务就是顶替战列巡洋舰,对付敌人的战列巡洋舰与快战列舰。海上决战,仍然得靠皮坚rou厚,剑利刀快地老式战列舰。

    结果。拿到特别经费之后,陈锦宽只批准了四艘快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而不是最初确定的六艘。当时,陈锦宽倾向于采购一级度在二十七节以下,装备至少十二门主炮,防护能力比皇帝级至少提高百分之四十的战列舰,而不是江南造船厂提交地那种度达到三十节,只装备九门主炮。防护仅比皇帝级有限提高的快战列舰。

    萨兰加尼海战彻底的改变了快战列舰在帝国海军的命运。

    以当时的情况,任何一级老式战列舰都不可能在十天之内从开普敦返回达沃湾,并且在到达的时候仍然具备强悍的战斗力。

    显然。度在这个时候,已经不仅仅是战术性能,而是战略性能。

    设想,如果不是拥有四艘快战列舰的快战斗群及时返回,主力战斗群很有可能被联合舰队击溃,到时候不但战沉地不止四艘战列舰,连攻打达沃港的作战行动都将彻底失败。最终,帝国海军不但无法重创联合舰队,还将失去东南亚地区的制海权。从而难以截断日本到澳洲地海上航线。

    最终。即便帝国海军最终击败了联合舰队,也在战略上输给了敌人。

    可想而知。快战斗群,快战列舰在这场关键海战中挥了多大的作用。

    紧接着,巴西兰海战再次证明了快战列舰的价值。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前往巴西兰海峡拦截日本联合舰队的是四艘老式战列舰,在经过萨兰加尼海战之后,恐怕都难以及时包抄到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前面去,更不可能及时堵住联合舰队西逃的通道,也就不可能有巴西兰海战的重大胜利。

    虽然从战略上来讲,巴西兰海战只算得上是锦上添花。经过萨兰加尼海战之后,日本联合舰队只剩下了四艘可用的战列舰,就算雾岛号在近期修复,日本海军也只有五艘战列舰。翻年之后,帝国海军则拥有至少八艘能够投入战斗地战列舰,如果受损地几艘战列舰快修复,战列舰的数量将达到十三艘。如此一来,日本海军仍然处于战略劣势,而且差距更加明显。但是,巴西兰海战证明了快战列舰在战役行动中地价值,说白了,就是其度对战役产生的重大影响。

    也就是说,萨兰加尼和巴西兰海战充分的证明了快战列舰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