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_第五卷 回天梦灭 第十四章 必死决心(求票,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回天梦灭 第十四章 必死决心(求票,求月票) (第1/2页)

    似乎早就料到此行的结局,舰队出港前,近藤信竹留下了家书。

    他没有让部下知道,因为对此时的大日本帝国海军将士来说,必胜的信心是士气的关键基础,甚至是支撑士气的唯一源泉。

    即便是桀骜不驯的近藤信竹都知道,日本海军绝不是大明帝国海军的对手。

    四场大规模海战,除了偷袭北洋舰队的对马海战之外,联合舰队都败下阵来。即便在萨兰加尼海战中,联合舰队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却在战略上输得精光,紧接着的巴西兰海战更是赔掉了联合舰队的家底。

    与强大的大明帝国海军不同,日本海军打不起消耗战。

    这一点,从战争爆后双方兵力对比上就能看出。

    西太平洋战场上,大明帝国海军前后一共损失了七艘主力舰,另外还有五艘主力舰受创,并且正在修复,可此时仍然拥有九艘主力舰,其中四艘还是最新式的快战列舰,另外还有一艘条约型战列舰,一艘得到了全面现代化改进的战列巡洋舰,另外三艘战列舰也都接受了全面的现代化改进。

    日本海军也损失了七艘战列舰,现在只剩下了三艘战列舰,即便是刚刚修复的雾岛号也没有接受现代化改进,仍然是打着快战列舰旗号的战列巡洋舰,另外二艘主力舰更只进行了维修,没有进行改进。

    按数量计算,战争爆时,日本海军主力舰的数量是大明帝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百分之六十;现在,日本海军的主力舰数量则只有大明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百分之三十三;即便只考虑西太平洋战区,联合舰队的主力舰也只有第一舰队的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战争打到现在。日本海军的相对实力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不少。

    如果考虑战舰地战斗力,日本海军的相对实力降低得更多。

    早在开战之前,近藤信竹就预料到了这一结果。所以当初他与小泽治三郎一样,坚决反对与大明帝国开战。当然,并不是说近藤信竹是和平爱好者。在近藤信竹看来,只有两艘大和级战列舰服役之后,日本海军才有资格挑战大明帝国海军。

    近藤信竹与高野五十六最大的分歧就在这里。

    当时,近藤信竹只看到了两艘大和级战列舰服役后对日本海军带来的变化。却没有看到大明帝国地快战列舰服役后带来的变化。相反,高野五十六看得更清楚,也想得更透彻。

    以当时的情况,两艘大和级最快也只能在七十三年41年年底服役,到这个时候,大明帝国海军建造的第一批四艘快战列舰都已服役,说不定还将拥有第二批四到八艘快战列舰。

    也就是说。如果战争的爆时间拖到41年年底,日本海军不但没有任何优势,反而将处于绝对劣势。别的不说,两艘大和级战列舰绝不是四艘快战列舰地对手,更不是八到十二艘快战列舰的对手

    另外。随着大明帝国对日本战略打压的力度越来越大,大和号与武藏号服役的时间很有可能推迟半年到一年,到最终,日本很有可能还没有建成这两艘史无前例的战列舰。就得向大明帝国乞求和平了。

    在此情况下,高野五十六寄希望于偷袭打垮大明帝国海军,夺取西太平洋制海权,为日本赢得战略空间,并且保障原料供应,从而顺利完成两艘大和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然后拖美国下水,与美国一同打败大明帝国。也算得上是正确的战略决策吧。当然。问题就出在,偷袭不可能总是得手。

    对近藤信竹来说。战争爆后,他就没有多少选择地余地了。

    作为海军军人,为天皇,为大日本帝国尽忠是他的职责,也是他数十年军人生涯中受到的最高教育。

    如同每一个为海军奉献了毕生心血的将领一样,需要献出自己的一切时,近藤信竹没有犹豫,他只是不知道,牺牲有没有价值,有多大地价值,以及他的牺牲能否成就大日本帝国的美好未来。

    他不知道,随同他一起南下的二十二艘战舰上地近万名日本海军官兵也不知道。

    相对而言,那些什么也不知道,仍然认为大日本帝国,认为联合舰队强大无比的海军官兵要幸福得多,至少他们是怀着满腔热血,抱着必胜的信念踏上了征程,近藤信竹不但早早的预料到了最终的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