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回天梦灭 第四十三章 新貌旧颜(150月票的加更) (第1/2页)
七月二日上午八点三十分,在第14舰队的炮火支援下,余辉宏中将指挥的6战第五军的先头部队成功登上了九十九里镇南面的海滩。 以往,6战队并没有军这个编制单位,其最大的作战单位为师。 舰队改制之后,6战队也对编制体系做了调整,并且按照作战区域设置军一级的作战单位。其中驻守帝国本土,以及本土岛屿的为6战第一军,驻守南洋地区的为6战第三军,驻守南亚地区的为6战第二军,驻守非洲地区的为6战第四军。这四个军都属于后备军,主要任务就是驻守要地,培训新兵,为在前线作战的6战队提供补充兵力。 按照海军的战区划分,西太平洋战区的6战队统一编成6战第五军,南方战区的6战队统一编成6战第七军,中西战区的6战队统一编成6战第六军,北大西洋战区的6战队统一编成6战第八军,南大西洋战区的6战队统一编成6战第十军。 因为北大西洋与南大西洋战区没有多少地面战斗,所以第八军与第十军只是个摆设。 当时,兵力最强的就是第五军与第六军,然后是第七军。 与6军的军不同,6战队的军级指挥单位相当于6战队的战区司令部,因此一个军可以下辖数个,甚至数十个6战师。反正,只要战场需要,军级单位可以尽量扩大,也可以尽量缩小。比如,南大西洋的6战第十军的总兵力还达不到一个6战师的水平,而第五军的总兵力过了三十个6战师 余辉宏投入的第一批登6部队就达到了五个6战师的规模。 这其中包括了他之前担任师长的6战师,该师还在登6作战中担任了抢滩任务,也就是第一批上岸的部队。 实际上,抢滩战斗远没有预料得那么惨烈。 在舰队炮火的压制下,日军守备部队地抵抗非常微弱。第一批登6部队上岸之后,亲自到前线指挥地余辉宏立即调整了登6作战计划。将工程兵送上了海滩。结果。到当天晚上,这有二个6战师,以及一支大概二千人的工程部队。外加三个炮兵营,大量工程器械被送上了岸。 当天晚上。日军动了三轮反击,都被打了回去。 第14舰队在当天的战斗中表现非常出色,特别是四艘战列舰,几乎成为了6战队官兵信心与士气地源泉,更成了日军的梦魇。 经过前几天地炮击。日军已经被战列舰的重炮轰得魂不守舍了。 一些侥幸逃过炮击的日军甚至能够通过炮弹落下时出的声响判断炮弹的种类,当然,对于那些躲在防御工事里地日军来说,在重大数百公斤的巨弹面前,再坚固的防御工事也只是摆设。根本起不到防御作用,反而会将没有被炸死的日军活埋 似乎陈震铎也想泄下心头的不满,根本不在乎消耗了多少炮弹。 幸好,对6轰击时,战列舰地主炮一般只会用三分之一装药,或者半装药射高爆弹。另外,高爆弹对炮管的磨损也比穿甲弹低得多。比如,只能射二百五十枚穿甲弹的炮管,一般可以射一千枚。甚至一千五百枚高爆弹。 到四日的时候。已经有五个6战师与四个独立炮兵团上了岸。 到此,第14舰队的任务基本上完成。只是在6战队向内6推进的时候,第14舰队仍然要为6战队提供炮火支援。主要是海滩附近的道路状况不太理想,炮兵的推进度跟不上6战队的要求。另外,在占领港口之前,炮兵很难及时获得足够地弹药,舰队地炮火支援比炮兵更加有效。 此时,第12舰队正在返航的航线上。 经过三天地抢修,秦岭号终于挺了过来。为了能够堵住舰体上的漏洞,海军还专门派了一艘维修驳船过来。另外,在维修期间,第12舰队的其他战舰一直在炮击附近的日军阵地,防止日军干扰维修工作。 堵上漏洞之后,还得抽出舰体内的部分海水,并且尽量修复受损的动力设备。 因为动力设备很难在海上修复,所以最后不得不由两艘巡洋舰为秦岭号提供电力,以便用抽水机抽出海水。 忙完这一切之后,秦岭号才缓缓的离开了东京湾。 在这三天内,海军的两艘扫雷舰扩大了安全航道的宽度。另外几艘扫雷舰也正在赶来的途中,最终目的是彻底扫除三浦水道内的水雷。 能够保住秦岭号,让白佑彬非常高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