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_第七卷 滴血珍珠 第三章 血与烈火(第三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卷 滴血珍珠 第三章 血与烈火(第三更) (第2/2页)

准军事人员。

    如此一来,大屠杀的范围迅扩大到了成年男性的身上。

    只不过,真正的灾难并没有结束,或者说才刚刚开始。

    因为一直没有找到那名刺杀余辉宏的日军狙击手,第一批四个6战师继续在市区戒严,到五日的时候,又有五个6战师涌入了东京市区。搜索范围进一步扩大,打击对象也进一步扩大。

    在此期间,一些原本不应该生的事情生了。

    抢劫纵火等等恶件,几乎同一时间爆了出来。

    可以说,当时整个局面都失去了控制。即便6战第五军司令部在十月六日的时候下达了禁令,要求除了巡逻部队之外的所有官兵全部返回驻地,不得外出。可是,这道命令根本就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

    不可否认,其中很大一部分6战队官兵只想为余辉宏报仇。

    这些官兵也只有一个目的,找出那名放冷枪的日本狙击手。

    可是,也同样不能否认,有很大一批6战队官兵只是想趁火打劫,战争财,并且宣泄鏖战数月的怒火。

    直到十月十一日,第一支6战队宪兵部队的邮轮到达东京,局势才稍微有所好转。

    只是,仅仅二千名宪兵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十月十五日,到达东京的宪兵已经增加到了八千名,几乎每三十名官兵就有一名宪兵。另外,第五军司令部在当天公布了余辉宏的伤势,表示余辉宏将军已经渡过了危险期,身体正在康复。同时,第五军司令部也下达了余辉宏口述的命令,所有官兵必须于六日凌晨前返回驻地,未经批准不准外出。违令者,宪兵可以就地处决。

    到这个时候,生在东京的这场浩劫才真正结束。

    整整十四天,东京已经不再是往昔的国际大都市,也不再是一座繁华的城市,甚至算不上是一座城市。

    据民间统计,在这十四天中,包括投降的日军官兵在内,东京的死难者过了六十万。被焚毁的房屋过了五十一万栋,至少一百五十万市民失去了家园,遭到的妇女过了八万,被洗劫的财物总价值过了五百八十万帝国金元。

    暴乱结束的时候,有一千八百七十三名6战队军官被宪兵逮捕。

    后来,这些人中有三百一十四人受到审讯,或者被军事法庭起诉。其中八十四人被6战队革职,解除军人身份,另外二百三十人在接受调查之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职处理,并且被6续调往其他作战部队。

    只是,没有任何一名受审军官被定罪。

    当然,帝国也从来没有承认这场大屠杀,而是将其定性为日本军国主义狂热份子的最后反扑。也就是说,这十四天中,生的是战斗,而不是军人对平民的屠杀。

    战后,该事件还被写入了日本的教科书。

    当然,其内容是教导战后的日本少年,认清军国主义的危害性。让所有日本人都知道,军国主义最终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在新日本的宪法中,军国主义被明确定性为反人类思想。刑法中也有相关的规定,如果鼓吹宣扬或者是实施军国主义,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最少也要被判处五年徒刑,并且可以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罚没财产等处罚。历史的真相是掩盖不住的。

    战争结束半个世纪后,随着帝国逐渐对一些战时文件与战时档案解密,东京惨案的真相逐渐浮上了水面。

    另外,一些当时参加了大屠杀的军官也6续写了回忆录。

    只不过,能够活到战争结束半个世纪之后的军人并不多,而且他们的声音也不够响亮。

    让人不解的是,新日本政府不但没有为东京惨案的受害者翻案,还坚持认为正是军国主义将旧日本推上了不归路,而且也正是那次惨痛的教训,葬送了军国主义,为创造新日本奠定了基础。

    也就是说,真正的受害者反而在为当初的罪犯辩护。

    当然,在战争期间,这些事情是不会拿到公开场合谈论的。而且,对帝国来说,打赢战争远比处理一次惨案更加重要。

    只是,在此期间,帝国海军与帝国海军6战队的行动必然受到影响。

    比如,原本计划十月十日在关岛登6的作战行动被迫延迟到了十月二十日,后来又推迟到了十月二十五日。

    紧接着生的一起重大事情就让东京惨案变得无足轻重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