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_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十二章 胜利之门(第二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十二章 胜利之门(第二更) (第2/2页)

  只是,在战争爆之前,帝国海军对海上补给,特别是燃油等物资的补给并不是很看重。毕竟,帝国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庞大,也是最广泛的海外基地,加上战舰地续航力一直比较出色,所以对燃油补给地依赖性并不是很大。

    战争初期,快战斗群在萨兰加尼与巴西兰海战之前的战略大奔袭让帝国海军认识到了海上燃油补给地重要性。另外,在执行作战任务时,为了避免暴露行踪,舰队往往不会频繁进出港口,而会尽量选择在海上进行补给。特别是在一些需要特别保密的作战行动中,舰队甚至会远离途径的港口。

    如此一来,海上综合补给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大。

    同样的,综合补给舰需要跟上舰队的度,其航不可能太低。更重要的是,综合补给舰在海上活动的时候,特别是在单独奔赴战区的时候,一般不会得到护航战舰的保护。如此一来,综合补给舰在行动中很有可能遇到敌人的袭击舰与破交舰,如果度太慢,又没有自卫火力,将很难生存下来。

    综合这些因素,去年年初的时候,帝国海军就开始建造快综合补给舰。

    其设计工作并不麻烦,当时帝国海军增在着艘建造一级排水量近二万吨的大型补给船。按照海军的要求,造船厂降低了载运货物的能力,用多余的空间与排水量增加了两力系统,并且将双轴推进改为原本只用在战舰上的四轴推进,从而使其巡航度达到了二十四节,在遇到敌人时,还能以三十四节的度逃跑。

    可以说,这样的度性能,不亚于任何一种战舰。

    更重要的是,天干地支级快综合补给舰能够以二十四节的度持续航行,而不用过多的考虑动力系统的问题。显然,这是连普通战舰都无法望其项背的。也就是说,即便在海上遭遇了敌人的袭击舰,天干地支级也能凭借其强大的持续航行能力让敌人望尘莫及,更别说将其追上了。

    当然,一艘天干地支级能够携带一万二千吨的燃油,二千吨的淡水,五百吨的食物,以及五百吨的其他物资,总载重量达到了一万五千吨,足以为一艘主力舰提供除弹药之外的所有作战物资了。

    同样的,这样的快综合补给舰的造价绝不便宜。

    按照严国荣这份文件中提到的,一艘天干地支级的造价足以用来购买两艘轻巡洋舰了。另外,因为第二批次的十二艘要求具备战场维修能力,其排水量增加了大概五千吨,另外增添了很多贵重设备,所以其造价在第一批的基础上由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采购这二十二艘快综合补给舰的钱,足以用来建造一支由四艘战列舰,八艘巡洋舰与十二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了

    由此可见,帝国海军对后勤补给有多么重视。

    当然,快综合补给舰在战场上的作用绝对是物所值。这一点,从帝国海军现在的快战斗支援舰就能看出一斑。

    三艘快战斗支援舰就能让一支拥有四艘战列舰的主力舰队在海上的活动时间延长一倍。也就是说,三艘快战斗支援舰让四艘战列舰的战斗效率提高了一倍。如果不考虑一次战役投入的兵力,这就相当于为帝国海军增添了四艘战列舰随着快综合补给舰服役,在与快战斗支援舰配合之后,帝国海军舰队的持续活动能力将大幅度提高。到时候,一支舰队在海上活动半年,甚至十个月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此一来,帝国海军的整体战斗力将再次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其实,对手的评价更能说明帝国海军后勤保障舰艇在战争中挥的作用。

    战后,美国海军的主要将领都一致认为,帝国海军能够挥出远远过对手的战斗力,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帝国海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后勤保障舰队。正是这些活跃在战线后方的舰队,让帝国海军的作战舰队能够在战场上挥出敌人难以比拟,甚至难以想像的战斗力。

    此时此刻,白佑彬想到的并不是快综合补给舰对提高帝国海军战斗力有多大的帮助。

    他只想到了一点,利用这些快综合补给舰,第一舰队能够用一种敌人根本想像不到的方式来获得一场敌人根本不敢相信的胜利。

    在白佑彬看来,这些快综合补给舰为帝国海军打开了一扇通往胜利的窗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