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二十五章 噩运战舰(第一更) (第2/2页)
皇帝级战列舰逼入了绝境。 欧洲联合舰队里的五艘战列舰的最快度都能达到三十节,丝毫不亚于皇帝级战列舰。转向之后,第112主力编队要么左转,要么右转,反正得尽快到达与敌人平齐的航线上,才能挥战列舰的全部火力。 如果选择右转,双方的交战距离将继续保持在二万米以上,甚至过二万三千米。只是,这样一来,第112主力编队将深入巴拿马湾,并且被欧洲联合舰队堵在海湾内。如果战斗拖下去,等到美国舰队赶到,四艘皇帝级战列舰都得完蛋。 当然,右转之后,第112主力编队可以选择更大的航向角度,比如以一百八十度的航向南下,同时缩短与欧洲联合舰队的交战距离。只是,此时欧洲联合舰队的五艘快战列舰已经占据了有利位置,并且降低了度。战斗中,第11主力编队却得保持较高的度突破敌人的封锁。在这种情况下,欧洲联合舰队的炮击命中率将大大提高,而第112主力编队的炮击命中率不会高到哪里去。随着交战距离缩短,十四英寸与十五英寸穿甲弹对皇帝级战列舰的威胁将迅提高。也就是说,坎宁安可以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用五艘快战列舰打败四艘皇帝级战列舰 相反,如果选择左转,交战距离将迅缩短到一万五千米左右。另外,四艘皇帝级战列舰上的主炮还要在转向的时候,从指向左舷转到指向右舷。如此一来,在十到十五分钟之内,四艘皇帝级战列舰的火力很难挥出来。 此时,欧洲联合舰队更是胜券在握,只要保持好度,保证命中率,十到十五分钟足够打垮对方一到两艘战列舰,到时候再用具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打垮对方的另外几艘战列舰。甚至不需要美国舰队的帮助,欧洲联合舰队就能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毋庸置疑,坎宁安比z舰队的菲利普斯厉害得多。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以坎宁安的性格,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没有真正的本事,他恐怕早就被排挤出英国海军了。 只是,要实现这一系列战术目的,坎宁安欠缺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或说,坎宁安在做出战术决策的时候,缺少一条最关键的情报,那就是他并不知道南面还有四艘战列舰 这也不能怪坎宁安,要怪,只能怪英国海军的雷达。 在了望员现了东面的敌舰之后,坎宁安才下令启动雷达。他也是按照规章进行cao作,因为当时英国海军装备的第二种雷达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仍然只有四个小时,而欧洲联合舰队里面,只有五艘战列舰上安装有雷达,而且另外四艘战列舰采用的还是第一代搜索雷达,性能更糟糕。所以无法保证用雷达二十四小时不断的监视周围海域。在此情况下,只能在战斗中,或遇到危险时才能使用雷达。 雷达启动需要半个小时的预热时间。 也就是说,最快也要八点三十五分才能正常使用。 只不过,没有等到八点三十五分。八点二十分的时候,一枚擦着威尔士亲王号后桅杆的炮弹正好打掉了桅杆顶部的雷达天线 结果,这艘被诅咒了的战舰从一开始就成了半盲。跟在威尔士亲王号后面的两艘自由法国海军的黎塞留级战列舰因为受到了前方战舰的阻挡,所以其雷达也无法搜索到第111主力编队与第113主力编队所在的海域。最后面的两艘西班牙级战列舰上的雷达是美军淘汰的二手货,而且还是当初美军用来做实验的产品,最多只算得上零代半雷达,不但工作不稳定,探测能力也糟糕得让人无法接受。大概,只有西班牙海军才会将其当作宝贝吧。 最要命的是,当时威尔士亲王号没有遭到炮击,其了望员一直在帮助后面没有完全达到服役状态的让巴尔号战列舰观察弹着点,根本没有注意到南面的情况,甚至连该部门的军官都没有注意到南面的情况。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英宗号逼近到距离威尔士亲王号不到二万米,并且开始了第一轮齐射的时候,威尔士亲王号上的官兵都没有现出现在南面的四艘战列舰。最终,当炮弹落下时,英国海军官兵才从炮弹飞行时出的声响判断出了炮弹飞来的方向。 此时,坎宁安才现,他抓住的只是一把空气,而不是获胜的希望。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