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三十二章 丧钟齐鸣(加更章) (第1/2页)
随着欧洲联合舰队的第二批驱逐舰杀出,白佑彬不但没有紧张,反而松了口气。 按照海军情报局提供的消息,欧洲联合舰队最多只有十几艘驱逐舰,也就是两支驱逐舰编队的规模。前面,三艘海龙级大型巡洋舰已经打掉了六艘驱逐舰,那么现在投入的就是欧洲联合舰队最后一批驱逐舰了。 可以说,在这场战役中,白佑彬并不害怕敌人战列舰上的主炮,而是担心在遭到敌人驱逐舰攻击时出现不必要的损伤。当时,第一舰队没有驱逐舰,护航的巡洋舰又少得可怜。如果让敌人的驱逐舰放手动鱼雷攻击,后果将难以设想。 正是如此,白佑彬才会让三艘海龙级撤下来。 另外,在整个战术指挥中,白佑彬几乎没有对炮战指手画脚,一直让蓝凌波在指挥各舰,甚至第112主力编队内各艘战列舰的作战行动,他则主要在调整两支巡洋舰编队的行动。 十点四十分的时候,英宗号上的雷达也探测到了北面的那几艘驱逐舰。 早在十点之前,白佑彬就下令让第114巡洋舰编队机动到第112主力编队的北面,并且严密监视附近海域。 结果,当六艘驱逐舰杀出来的时候,第114巡洋舰编队已经做好了准备,严阵以待。 毫无疑问,面对六艘火力凶猛的轻巡洋舰,六艘驱逐舰没有任何机会攻击巡洋舰身后的战列舰。舰队中。巡洋舰地要任务就是对付敌人的驱逐舰,保护己方的战列舰,使战列舰免受鱼雷威胁。 与上次不一样,六艘驱逐舰没有直接冲上去。而是在进入巡洋舰炮火的杀伤范围之前向西机动,准备绕到第112主力编队地后面,然后从两支主力编队之间。到时候。还可以择机攻击南面的第111主力编队。 只是,白佑彬没有给敌人这个机会。 就在六艘驱逐舰向西机动的时候。第113主力编队地三艘海龙级大型巡洋舰从第11主力编队的后面插了上去,为第111主力编队建立起了一道防鱼雷屏障。如此一来,六艘驱逐舰要想攻击第111主力编队,还得先过了三艘大型巡洋舰这一关。 在距离打头地海龙号还有大概十五公里的时候,六艘驱逐舰再次转向。 显然。驱逐舰上的指挥官知道冲上去是送死,因此只能将航向掉转到一百度左右。继续向第112主力编队靠近。 在此期间,第114巡洋舰编队已经转向南下,正在关上第12主力编队的后门。 在三艘大型巡洋舰与六艘轻巡洋舰的围剿之下,六艘驱逐舰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攻击第112主力编队。只是,如果有人不怕死,那么再没有机会,也能创造机会。 此时,欧洲海军军人地素质体现了出来。 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六艘驱逐舰没有退缩,而是以过三十五节地度朝宣宗号与仁宗号战列舰杀了上去。 帝国海军的九艘巡洋舰也没有手软。在敌人摆明了以死相搏的情况下。更不能让步。 同时,宣宗号与仁宗号也将航向转到了七十度左右。并且调转炮口,瞄准了不顾一切杀上来的六艘驱逐舰。 在十一艘战舰的凶猛火力之下,这六艘驱逐舰的结局几乎不用猜测。 在射鱼雷之前,最前面的四艘驱逐舰被雨点般的炮弹连续命中,而且都在大爆炸之后迅从海面上消失了。 十点五十八分左右,最后两艘驱逐舰也在距离仁宗号与宣宗号七千米开外就射了鱼雷,其中一艘还只射了四条鱼雷。 面对十二条鱼雷,仁宗号与宣宗号立即加航行。因为鱼雷的覆盖范围太窄,加上又是白天,欧洲海军使用的不是氧气鱼雷,所以战列舰根本不需要转向,只用加航行就能离开鱼雷扇射区。 十一点过十分,确认两艘战列舰都没有被鱼雷击中之后,白佑彬擦掉了额头上地汗水。 长官,一号目标舰转向了 听到通信军官地叫声,白佑彬迅冲到了舰桥前方的舷窗后面,并且拿起了望远镜。大概十五公里外,威尔士亲王号正在以过二十节地度转向。随即,跟在后面的那艘黎塞留级战列舰也开始向北转向。 妈的,坎宁安想逃跑蓝凌波低声咒骂了一句。 确实,坎宁安最后选择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