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卷 投石问路 第八章 战略布局(第一更) (第1/2页)
与海军情报局之前预测的一样,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在十二月初竣工服役。 这次,雷霄霆弄到的情报非常详细。 这四艘战列舰分别为:康涅狄格号,佐治亚号,伊利诺伊号,堪萨斯号 千万别小看这几个名字与编号。 按照美国海军对战列舰的命名原则,在亚拉巴马号之后应该是衣阿华号,而不是康涅狄格号。由此可得出第一个结论:美国海军是在确定了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并且为其备案造册之后,才决定建造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这一结论正好印证了海军情报局之前做出的判断: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是美国海军在参战之前为了满足战争需要而追加建造的一批战列舰。同时也印证了海军情报局的另外一个判断:美国在参战之前就在进行战争准备。 美国的这一选择无可厚非。 虽然全新设计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更强大,也更能满足美国海军的需要,但是任何一种新式战列舰在设计与建造阶段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麻烦,对设计工作与建造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终很难在规定时间内顺利服役。 据海军情报局的判断,美国肯定是在新式十六英寸舰炮的研制上遇到了麻烦。 在设计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时候,美国海军就明确提出了要求使用能够将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的威力挥到极至的新式十六英寸舰炮。六十八年的时候,美国就开始研制这种被命名为xmk7型的舰炮,只是进展并不顺利。美国的军械工程师也遇到了与帝国工程师在研制六十七年型四百毫米舰炮,以及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舰炮相同地问题。 炮膛烧蚀严重,身管寿命短,难以减轻重量等等。 可以说。这些都不是单纯地科研问题。而是与一个国家地工业实力。以及制造业实力有着密切关系。比如。要想提高火炮地身管寿命。就必须使用更好地炮钢。另外还将涉及到电镀工艺。炮管地制造工艺等等。这些。每一项都与工业基础实力有着密不可分地关系。没有强大地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与冶金业。就不可能造出好地舰炮。 如此一来。当衣阿华级战列舰无法准时服役地时候。美国只能退而求其次。 南达科他级地技术相对成熟。没有任何设计与建造上地麻烦。需要地只是更多地经费。如果美国决心参战。就必须保证拥有足够多地快战列舰。在此情况下。建造更多地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唯一地选择。 美国海军地这一做法与帝国海军非常类似。 最初地时候。帝国海军只打算采购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然后就开始建造更强大地省级战列舰。结果。新式四百毫米舰炮地研制工作。以及省级战列舰地设计工作遇到了很大地麻烦。帝国海军不得不订购了第二批八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以保证船厂有事可做。并且保证海军能够尽快获得更多地快战列舰。 不同地是。美国只增加了四艘南达科他级地订单。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美国的造船厂当时没有足够多地船台建造更多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二是衣阿华级的设计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宁愿相信第二种可能。 实际上,第一批衣阿华级战列舰已经在七十二年的时候开工建造了。 虽然这批战列舰的初期建造进度并不快,但是这至少表明美国已经下定决心建造更强大的快战列舰。并且有信心按时完成mk7型舰炮的研制工作,以保证第一批衣阿华级战列舰顺利服役。 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编号也让海军情报局地分析人员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第一批衣阿华级战列舰只有四艘,而不是之前传闻的八艘。 亚拉巴马号的编号为bb60,到了康涅狄格号的时候,编号就变成了bb65。 由此可以断定,这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第一批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建造审批工作完成之后才采购,并且备案造册的。因此,第一批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的编号应该是bb6到bb64。 综合这些分析,帝国海军情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