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二十章 单向屠杀(加更第二章) (第2/2页)
得多。 加上此时天色已经放亮,美军战舰上的了望员已经能够看到对方的桅杆了。 二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因为将舰桥与烟囱合在了一起,所以只有前桅杆,没有后桅杆。为了安装搜索雷达,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在接受维护与维修的时候,都在烟囱后方增加了一根专门用来架设雷达的简易桅杆。而二艘皇帝级战列舰都有二座烟囱,采用的也是常规布局,有前后二根桅杆。 可以说,这二种快战列舰的外形特征都很明显。 有经验的了望员通过其桅杆的布置方式就能判断出其身份。即便了望员没有经验,也可以根据战舰的投影图做出准确的判断。 毫无疑问,这个现立即让美军舰长们吓破了胆。 就算对方只有四艘战列舰,在无法对对手构成威胁,而自己却处于险境之中的情况下,继续战斗下去,就等于送死。 而这些舰长之前都在护航与破交战场上作战,他们根本不想与战列舰交手。 当恐惧战胜了希望,本能就压倒了理智。 七点二十四分,佛得角号在出了本舰遭到重创。无法继续作战的电报之后,先转向脱离了战斗队列。 随即尼加拉瓜号也出了相同的电报。跟随佛得角号撤退了。 当然,这二位舰长并不知道。就在他们撤退的时候,在阿拉斯加号指挥舰队作战的金凯德也已经被强行带上了一艘汽艇。离开了旗舰。 相对而言。佛得角号与尼加拉瓜号是幸运的。 七点二十七分。阿拉斯加号挨了第五枚穿甲弹。 因为要让舰队指挥官离开,该舰先减又转向。所以避开了太宗号的第五次齐射,并且迫使太宗号在打出第六次齐射前重新测算炮击参数。延迟了开火时间。只是,该舰地好运也走到头了。 第五枚穿甲弹的命中点几乎与第四枚穿甲弹完全重合。 此时阿拉斯加号因为右侧舱室进水。舰体已经向右侧倾斜了大概五度。结果,当穿甲弹击中舰体之后,不但穿透了锅炉舱外面地加强防护装甲,还打穿了锅炉舱,最终在战舰的底舱,距离龙骨不到三米处爆炸。 四百毫米标准穿甲弹地装药量是重型穿甲弹的四点五倍,即装有三十四公斤高能炸药,其爆炸威力远远过了重型穿甲弹,因此对舰体结构造成地破坏也远远过了重型穿甲弹。 在损失了一半动力,加上龙骨受损之后,阿拉斯加号地命运也到头了。 接下来,太宗号由朝其齐射了三轮,才将炮口转向了下一艘敌舰。 最终,阿拉斯加号被七枚穿甲弹击中,有五枚在舰体内生爆炸。在经过了大概二十分钟地抢救之后,舰长下达了弃舰命令,同时让负责炸毁战舰的爆破人员在bc两座炮塔地弹药舱里安装了定时炸弹。 八点过五分,阿拉斯加号在弹药舱的大爆炸中分成了三截,迅沉没。 因为其沉没时间较晚,所以阿拉斯加号成为了此次海战中战沉地第三艘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同时是此次海战中美军战沉的第五艘大型巡洋舰,是交战双方战沉地第七艘大型巡洋舰。 在阿拉斯加号遭到重创的时候,巴哈马号的命运也生了转折。 可以说,太祖号的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过了其他三艘战列舰。 在用二轮齐射就摧毁了维尔京号之后,太祖号又仅仅只用了三轮齐射就让巴哈马号领略了其强悍的战斗力。 三轮齐射,四次命中,且次次都在要害部位。 除了炸掉其舰桥,c炮塔与前端的一号与二号轮机舱的三枚穿甲弹之外,真正葬送掉巴哈马号的是击中了其b炮塔弹药舱的那枚穿甲弹。 七点三十一分,巴哈马号在猛烈的爆炸中二截。 二分钟后,这艘满载排水量接近三万四千吨的大型战舰就从海面上消失了。 因此,巴哈马号成为了本次海战中第三艘战沉的大型巡洋舰,也是美军战沉的第二艘大型巡洋舰,第一艘在海战中被击沉的古巴级大型巡洋舰。 随着巴哈马号战沉,阿拉斯加号与维尔京号失去作战能力,佛得角号与尼加拉瓜号撤出战斗,美军增援舰队在十四分钟之内连续战损了五艘大型巡洋舰,而与其交战的四艘快战列舰无一战损,甚至没有损失主要的作战能力 这一结果,恐怕也远远过了白佑彬的预料吧 继续求票求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