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四十七章 主动做饵(第二更) (第2/2页)
几乎没有一艘战列舰的主炮身管在达到了寿命极限的时候才进行更换。另外,因为6战队的火力支援舰也采用了与战列舰同样的舰炮,所以那些还没有达到寿命极限地炮管在更换下来之后都会提供给6战队。 十一点十五分,郑恩博来了电报。 第31舰队已经加前进,正在逼近美英联合舰队。同时,第31舰队也收到了消息,得知第51舰队即将到达战场。 只是,郑恩博在电报中提到,第51舰队很有可能攻击第1舰队。 这算是好意的提醒,只是在白佑彬看来,郑恩博不是在担心第11舰队地安危,而是在怀疑白佑彬的战局判断能力。 也就在这个时候,松江府号战列舰出了一点小问题。 在电子军官检查雷达地时候,现松江府号的搜索雷达地一个关键零件出了问题。而战舰上没有可以替换的备用零件。也就是说,松江府号地搜索雷达无法正常工作。 权衡利弊之后,白佑彬对编队秩序做了调整。 松江府号与辽省号调换了位置。主要是排在最前面的领舰必须用搜索雷达来监视敌舰队的行踪。如果松江府号排在前面,很有可能对辽省号的搜索雷达产生干扰,使其难以挥作用。 此时,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小小的调整最终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十一点二十五分,辽省号过了松江府号,同时该舰上地搜索雷达开机运转。 二分钟后。辽省号就拉响了战斗警报。 随即白佑彬就收到了报告:美英联合舰队就在南面大概二万五千米处 十一点半之前,四艘省级战列舰上的火控雷达全部启动,并且迅捕捉到了南面那几艘大型战舰。 随着白佑彬下达了开火命令,十一点半刚过。四艘战列舰几乎同时开火。 战斗打响了 在第二轮齐射之后,庞晋元才判断出先与第11舰队遭遇的是由英国海军上将蒂里特指挥的英国太平洋舰队。 也就是说,四艘省级战列舰先炮击地是四艘复仇级战列舰。 此时,威利斯李指挥的美军第31舰队还在英国太平洋舰队南面大概一万米处,距离第11舰队大概三万五千米。已经出了四百毫米舰炮的有效射程。 直到四艘省级战列舰打出第三轮齐射的时候,了望员才现了南面的炮口闪光。 英国太平洋舰队地还击很微弱,而且零零散散,没有一点规律。 在四艘战列舰打出第五轮齐射的时候,了望员来了收获战果的报告。 等到白佑彬走到了舰桥右侧的舷窗旁的时候,南方海面上腾起的火球已经照亮了夜空,火球下方。一艘身影模糊的战舰正在缓缓转向。 二号目标舰,是我们打中地 被击中的确实是英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编队中地二号目标舰。即决心号战列舰。 从时间上推算,应该是松江府号打出的第四轮齐射收获了这个战果。 显然。这个命中率有点不够理想,可也在情理之中。 前二轮齐射。因为没有搞明白对手到底是美国地战列舰,还是英国的战列舰。所以炮手选择了复合穿甲弹。在确定对付地是英国的复仇级战列舰之后,炮手重新选择了重型穿甲弹。 按照海军情报局提供地数据,即便在三万米的距离上,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也能干掉复仇级战列舰。可是,在二万五千米开外,就很难对付美国海军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了。主要是美军的老式战列舰在这几年中都进行过改进,重点强化了水平装甲,以提高远程交战时的防护能力。而英国海军的四艘复仇级战列舰在到达太平洋之后就没有进行过任何改进,甚至连正常维护都很艰难。 炮手更换弹种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节约使用昂贵的复合穿甲弹。当时,四艘省级战列舰的主炮弹药舱内,只有四成是复合穿甲弹,另外有二成重型穿甲弹,二成标准穿甲弹,以及一成半穿甲弹,一成高爆弹。这一弹药配制让炮手不得不考虑尽量少用复合穿甲弹,以便在与美军的快战列舰交战的时候有足够的弹药。 结果,前后更换了弹种之后,命中率自然得不到保障。 换句话说,在换用重型穿甲弹之后,能在第二轮齐射的时候就击中对手,这已经算得上是非常出色的成绩了。 当然,白佑彬并不知道,这枚穿甲弹创造了一个至今都未被打破的海战纪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