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卷 海上决战 第十六章 根本差别(第三更) (第2/2页)
如果真要这些人选择。他们肯定愿意跟着白佑彬干。 从白佑彬的成功中。郑恩博吸取了更多的经验。 当然。他要走的路还很漫长。或者说。只要白佑彬不犯错误。或者没有个三长两短。他几乎没有机会越白佑彬。成为帝国海军头号舰队司令官。成为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帝国海军元帅的头号继承人。 要说郑恩博没有野心。那肯定是错误的。他已经认识到。如果没有见识的基础。没有丰硕地战功。没有杰出地表现。野心越大。危险就越大。最终他只会步李玉民的后尘。成为下一个倒下地东洋系将领。而没有任何可能成为海军领袖。 因此。郑恩博学会了忍耐。更学会了等待。 比起三年多的忍耐与等待。此时几个小时地忍耐与等待更让郑恩博感到不安。 在他看来。卫延年让他率领第三舰队进入西太平洋作战。不但是对他的考验。更是给他的机会。 从战术安排上来看。第三舰队保持了很大的独立性。这也算是郑恩博的机会吧。 问题是。利益多大。责任就有多大。 如果第三舰队搞砸了这次行动。他将是第一责任人。白佑彬肯定不会替他分担责任。同样的。他的前程与野心都将随着失败而灰飞烟灭。 显然。此时郑恩博与白佑彬都在考虑同一个问题。可是二人的出点并不相同。 学了三年。郑恩博学会了很多东西。可有一样却是他根本没有学会。甚至没有意识到的。那就是作为帝国海军军人地根本职责。以及作为一名指挥官。一名掌握着数十艘战舰。上万名官兵的将领所应该具有的基本觉悟。能把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在位。处处都为个人利益考虑。那就不是一名合格地军人。更不可能是一名优秀的军人。 这并不是说军人没有个人利益。或者可以完全放下个人利益。 只是。当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生冲突的时候。必须作出让步。而不是继续坚持个人利益。 这就是郑恩博与白佑彬的根本差别。 如果郑恩博认识不到这一点。或者改不掉东洋系军官的劣根性。他就永远不可能越白佑彬。 当然。此时此刻。郑恩博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个问 刚走到舱门地旁边。通信参谋就跑了过来。见到参谋脸上的神色后。郑恩博停下了脚步。已经抓住了舱门握把地手也缩了回来。 锡兰岛号刚刚回来的侦察报告。 不用多问。肯定是现了美军舰队。执行侦察任务的战舰除非出现机械故障。无法继续执行任务。不然只有在现了敌舰队。甚至确定了敌舰队的性质之后才会出电报。显然。战舰因故障而无法执行任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西北方向。距离侦察舰四十五海里。距离第三舰队八十海里。航向一百七十度。航二十四节。规模在五十艘战舰因为敌舰队规模庞大。侦察舰无法用雷达探测到所有敌舰。所以这份报告足以证明。那就是美军主力作战舰队。 立即附近的其他侦察舰。另外。把消息给第一舰队。 通信参谋没有多问。立即转身返回了通信中心。 稍微思考了一下。郑恩博将航海参谋叫了过来。重新设定航线。如果赶来的美军舰队里只有八艘主力舰。我们就主动迎战。 不与第一舰队配合 看情况再说。如果能打。我们就自己打。郑恩博长出了口气。对走过来地作战参谋说道。下达战斗命令。让官兵轮番上岗。 战斗警报立即响了起来。刚刚吃了早饭的官兵们都迅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 西北数十海里之外。至少有三艘巡洋舰收到了旗舰出的电报。正在向美军舰队所在的方向飞奔而去。 郑恩博也在这个时候让他的副官泡好了一壶咖啡。 在与第一舰队会合之后。郑恩博就拿到了第一舰队在提尼安岛靶场对复合穿甲弹进行实战测试后得出的数据。由此。郑恩博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即便他手里只有四艘战列舰。也有足够的资本战胜同等规模的美军作战舰队。即便遭遇地是八艘。他也能够与美军打成平手。 当然。在第一舰队地支持下。他的信心更加充足了。 按照郑恩博地想法。即便打不过美军。或者无法全歼美军。只要第一舰队及时赶来。他就有足够的把握立下头功。 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白佑彬成为头号功臣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