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卷 海上决战 第四十三章 最后死战(第三更) (第1/2页)
击很猛烈,却并不突然。 在第12舰队到达之前,美军第53舰:舰队,并且判断出了其身份。 只是,第53舰队并没有急于转移炮火。 这一现象很奇怪,可以说,当时处于第31舰队与第12队之间的第5舰队受到的威胁最大,不管怎么样,威利斯李都应该立即转移火力,与第12舰队交战,而把对付河北号的战斗交给哈尔西指挥的第51舰队。 另外,以威利斯李的性格,他肯定会意识到第12舰队的威胁。 很明显,哈尔西肯定下达了直接命令,要求第53舰队先干掉河北号,再去对付已经到达战场的第12舰队。 从后来获得的资料来看,当时哈尔西确实下达了这么一道命令。 并不是说,哈尔西仍然认为第31舰队才是主力,而第12队不是主力。 即便哈尔西没有判断出二支作战舰队的身份,他也应该知道,拥有四艘主力舰,且拥有三十多艘辅助战舰的第12舰队明显具有更大的威胁,并且是名副其实的主力。 毫无疑问,哈尔西再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因为旗舰先被摧毁,包括金凯德在内的舰队司令部的官兵悉数阵亡,所以没有能够及时向哈尔西汇报南面的战斗情况。在被第12舰队歼灭之后,第52舰队的最高指挥官仅为一名巡洋舰的少校舰长,而该舰长在汇报情况的时候,明确提到,第12舰队的四艘主力舰都遭到了重创,战斗力有所降低。 大概就是这份报告。让哈尔西觉得第12舰队并不是一个巨大地威胁。 毕竟。第52舰队地战斗力在第五舰队地四支作战舰队中最为强大。即便第12舰队再厉害。在消灭了第52舰可能保持完备地战斗力。甚至不可能保持太强地战斗力。 实际情况也差不多。 在与第53舰队交火地时候。第12舰~创。 台湾号只有七门主炮还能继续使用。广东号则只剩下了五门主炮。江苏号还有六门主炮。吉林号也只有六门主炮。除了主要火力减少了三分之一之外。四艘战列舰地副炮火力也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且电子设备。特别是雷达都出了问题。比如台湾号地火控雷达就被炸飞了。广东号地火控雷达与搜索雷达都不见了踪影。江苏号地主火力指挥中心被摧毁。吉林号地前后二个火力指挥中心都被摧毁。 只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小看四艘还浮在海面上地省级战列舰。 在丧失了雷达之后,四艘战列舰都只能依靠光学设备。而省级战列舰的光学设备并不差,除了主副光学测距仪之外,每座炮塔都有一副单独的光学瞄准仪。在与第52舰队交战的最后时刻,四艘战列舰就完全依靠光学设备在指引炮击,而没有过分的依靠雷达。毕竟,在一万五千米内,只要天气状况良好,光学设备的作用不比雷达差多少。如果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米之内,光学设备的测量精度甚至在雷达之上。 也正是如此,第12舰队才在十二点四十五分参加战斗。 此时,台湾号距离第53舰队最后一艘主力舰,即佐治亚号战列舰不到一万一千米,排在编队最后面的吉林号距离佐治亚号也只有一万五千米。如此一来,四艘战列舰都能够用光学设备瞄准敌人,不用担心炮击命中率的问题。 恐怕正是第12舰队在到达战场之后,迟迟没有开火,放弃了其擅长的远距离交战方式,不断的逼近第53舰队,才会让哈尔西认为第12队的战斗力明显降低,其威胁程度也就明显降低,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这个错误的直接后果是:第53舰队失去了逃跑的机会。 前五轮齐射,第121主力编队的四艘战列舰全都瞄准了佐治亚号,并且至少击中了佐治亚号八枚穿甲弹。一百二十枚炮弹命中八枚,命中率高达百分之六点七。显然,这个成绩足以让任何一名指挥官感到骄傲。 结果也就不言而寓了。 作为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第二艘,佐治亚号在几次大修的时候都进行了改进,防御有所提高。只是南达科他级本身的基础并不是很好,排水量过小,主机功率不够,动力舱空间狭窄,且干舷较低。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其改进余地。无论如何,佐治亚级的性能都不会比衣阿华级好,更不可能过罗得岛级。在连续挨了八枚四百毫米复合穿甲弹之后,佐治亚号的结局可想而知。 因为 都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