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帝尊_第二百九十一章 奴隶与嚣张的老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一章 奴隶与嚣张的老板 (第2/2页)

meimei吗?”家兴开玩笑地说着。

    家兴一听心里暗自欢喜,但他再一想,去学校读书,白天就要关在学校里出不来,不能和这一大群孩子玩耍,这又是多么没劲。然而再一想,人长大了总要读书,读了书才有学问,才能做大事赚大钱,才能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因此还是读书好,反正学校里也有许多孩子。但要是都不认得、不熟悉,怎么办呢?

    “我不相信!”丽绢马上回了君兰mama一句。

    丽绢姑母拿出两块银元,君兰和家兴的两位mama,先各垫两块银元,还与不还以后再说。这样,这三人总算可以一起去读书了,了了这三个孩子的心愿。

    今天儿子真的要上学读书了,根发不禁喜上眉梢,乐呵呵的样儿,对家兴的爸爸说:“家兴阿爸,说句笑话,你叫永发,我叫根发,但是我们两人命里注定发不起来,今后就看这些小囡了。”

    “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但姆妈有话还是要说在前面。我们李家有两个远房侄子,我自己娘家有一个外甥,都读过很多书,现在不是在外国人洋行里做买办,就是自己开洋行做老板,做进出口生意。一赚就是几百、上千大洋。还有一个过去的邻居,先是在一家典当做朝俸,后来自己开起了钱庄。你还有一个过房爷,是什么博士,在上海地方法院当法官。这些人家住的是洋房,穿的是西装,吃的是山珍海味,进出包车、汽车,家里佣人一大帮。”mama又数说了几个亲戚的情况。

    “家兴姆妈,我同你的命差不多,你看我们两家,都生了四个小孩子,中间的两个都跑掉了。最后的一个都是儿子,要是一对男女,我们两家攀个亲家该多好。”君兰mama也有说有笑。

    “我的女儿真是顾这个家庭的大局,一直帮姆妈领着弟妹。就是我中间生的一对男女没能留住,养到五、六岁就都走掉了。家兴,你知道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吗?就是想李家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使李家今后能兴旺发达起来。”mama又说了自己对儿子的希望。

    于是,家兴到了君兰家里。

    你爸爸商量一下,再同丽绢姑母谈谈看。”最后,君兰的mama的口气缓和了一点。

    “知道管知道,我还是要多说几句,你现在就是太贪玩了。当然,好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但一个人长大后是要kao有学问、有本领、有才能,才可以成家立业。”

    兰珍一到家,生好煤球炉,急忙洗葱,切了十四个葱头,敲了四只鸡蛋,煮了两碗葱头糖滚蛋,还加了不少白糖。“你怎么烧了两碗?”mama问女儿兰珍。

    君兰的父亲沈根发,浙江舟山沈家门人,从小到上海学生意,也是做洪帮裁缝。原先也是在鸿翔时装厂做老师傅,同家兴的父亲是老同事,两人交往颇深,现在又做了邻居,后来不做裁缝生活,而是做起绸布掮客生意。自从日本人打仗,生意一落千丈,现在生意总算好了一些。这两个人,一个叫永发,一个叫根发,都有个发字,根发的日子过得稍为好一点,但没有真的发财。君兰的母亲是浦东南汇人,过去同家兴母亲过往甚密,姐妹相称。家兴的母亲是信天主教,君兰的母亲拜菩萨,两人虽然信仰不同,但对儿子的期望相同,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君兰爸爸小时上过私塾,读过、、,后来又上过几年学堂,可以说有点学问。根发的口头禅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而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就是常用这儿句话,反复训示、开导儿子。

    “这个没人教养的小囡!”君兰mama这下真的光火了。

    后来,这事总算比较圆满地解决了。

    “姆妈,你嫌家兴还不够聪明、不够精灵,你真想把他培养成小精怪?”兰珍说着笑着地出了家门,上菜场去买葱了。

    “阿娟真不懂事,今天吃了葱头,读书就会聪明。”君兰mama很自信地说道。

    其实家兴也知道,君兰mama心里想的是什么。这两个男孩子接着就一同去找丽绢。

    三个孩子读书的事算是解决了,但是家兴的mama想法还真不少,她想得很多很多。

    mama想想儿子真要上学读书了,显得十分开心。这几天,mama和兰珍忙里忙外,去学堂报名,付学费、书费。又给家兴赶做了一件新的蓝布长衫,做了一双新布鞋,还把父亲过去包做军装时用的小皮箱,做了一只书包。还特地叫剃头师傅上门,给他剃了个小平头。家兴这下真的像个上学读书的小学生了。mama心里实在高兴,李家今后会有希望了,一定能够兴旺发达。她独自一人,坐在客堂里想得出神时,儿子从阁楼上下来了。兰珍买葱也回来了。

    这三个孩子到了学校里读书都很用功、争气,成绩一直很好,家兴的母亲也一直很高兴。但有一次家兴母亲突然非常光火,不仅严厉的质问儿子、还要动手拿鸡毛掸帚教训儿子,这是为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lt;.》.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我是喜欢小丽绢,但是替她付学费是另外一回事,她又不是我们沈家的人。”君兰的mama很坦率地说。

    “姆妈,这个我也懂得。”

    “家兴阿哥,我也是这样想的,是不能再一天到晚的白相,上了学我们三个人,一定要好好的读书。”君兰似有同感地说。

    “那太好了,可君兰说要他去读书,就要把丽绢也带着,要让她一起去读书。一起去读书我也同意,但她的学费谁来付?”君兰的mama对家兴说。

    “你不读书长大了做个睁眼瞎子,就太可惜了!”家兴说。

    吃罢葱头糖滚蛋,三个孩子提着书包走出家门,在两位jiejie的带领下,跟着走到弄堂中间,手牵着手,连蹦带跳地出了弄堂。在自来水龙头前排队等水的人们,也都目送这三个孩子去上学。家兴、君兰父母一直送到弄堂口,他们以喜悦,期待的心情,目送孩子们走出弄堂,走向学堂,走向希望!

    话说这家兴一家人这天在闲谈中,mama说对家兴已经有了新的想法和安排,家兴着急地问mama是什么想法和安排,mama就说是要把他送到学校里去读书。

    “这个付学费的事么,君兰姆妈,你不是很喜欢丽绢的吗?”。家兴不假思索的说道。

    “我姑母说一下要付六块银元的学费很困难,付个一二元还有可能。”

    第五回欲兴家需有学问才能再贫寒亦要背起书包

    “两个阿哥你们放心,我会努力的,我白相是第一名,读书肯定也要争第一名!”丽绢也很自信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就在家兴要开学的前一天,吃过中饭,她独自一人在阁楼上,想起不少往事。她十八岁那年,从浦东川沙农村来到上海,同李永发结婚,已有近二十个年头。这些年来日子过得还可以,要不是日本人到中国来打仗,可能还要好一些。但再仔细想想,对比几个亲戚,自己家还是很不如意。她觉得有很多心里话,要同儿女讲讲。于是就把兰珍和家兴叫到了阁楼上,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