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三四章 兵围襄平 (第1/2页)
乌丸大汗也知道不战而逃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但是乌丸大王宁愿丢面子,也不愿意跟马秋为敌。 马秋的名声的积攒,不是靠他武艺有多高强,也不是靠他指挥有多么优秀,而是靠着“凶狠”两个字。当年在乌孙大草原上的时候,马秋骑兵所过之处是一条性命也没有留下,哪怕是老弱妇孺,即便是嗷嗷待哺的婴儿,也逃不出马秋的手掌。 在大草原上,生存条件恶劣,人口数量不足,所以一般情况下攻破了一个部落,还是会将女人和车轮以下的孩子留下来,作为奴隶,像是马秋这样鸡犬不留的,从来没有过,而且马秋的战法是典型的不死不休,用了好几年时间,硬生生的将乌孙打的迁徙出西域。这种人比马贼还可恶,草原上任何民族都不想得罪。 乌孙大汗非常明白,自己要是得罪了马秋,他日马秋像对付乌孙人那样对付自己,乌丸人可就遭殃了。被马秋死死咬住的话,唯有迁徙一条道路。可是乌丸人根本没地方可逃。辽西大草原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西面则是鲜卑人的地盘,乌丸人又得罪不起,而北方则是寒冷的西伯利亚大平原,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乌丸人根本无法生存。 所以当得知来的是马秋的时候,乌丸大汗很明智的选择了撤退,不要去招惹马秋。 魏延声东击西的计策非常成功,南线魏延多张旗帜,佯攻围堑,果然吸引了邓艾的注意力,同时邓艾也以为辽西草原有乌丸大汗协助,肯定不会有差错,所以将战略重心都放到了辽河。 另一面在马秋骑兵的掩护下,汉军走草原,突袭襄平城。 几日后。 襄平城内的公孙渊终于得到了消息,汉军由北方而来。距离襄平只剩下两日路程。 公孙渊大惊失色,急忙派人招前线邓艾回师襄平。 辽河邓艾军营。 “想不到!想不到啊!堂堂一个乌丸大汗,连马秋的面都没见到,就跑了!说什么乌丸族人上的都是勇士。都是硬汉子,我呸!懦夫一个!”邓艾脸已经被怒气涨的通红,同时不断地破口大骂。 “将军,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想不到那乌丸大汗如此不堪。不过如今汉军突袭襄平。咱们是不是应该马上回军襄平?”旁边卑衍开口问。 “当然得回去了,襄平若是丢了,我等在此激战也就没了意义。卑衍,你立刻去整顿兵马,咱们马上回军。”邓艾说话的同时,脸色尽是不舍。 辽河附近的围堑,邓艾是苦心经营建造了很久才建成,原本邓艾计划当中,辽河是低档汉军最佳的防线,只要阻止汉军渡河。那么等到时间一长汉军粮草不足,必然会自己退兵。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邓艾万万没有想到,会在乌丸大汗那边出岔子。如今这辽河围堑也就白费了,邓艾一旦撤军,汉军便可以马上渡河,辽东也失去了一条最佳的防线。 …… 邓艾被迫放弃辽河沿岸阵地,撤回襄平。随后汉军其余人马立刻渡过辽河,接着趁势进军襄平城,与先前走草原的人马会师。 襄平城是辽东最大的城池。自公孙度时代开始,经历了公孙康,公孙恭,再到现在的公孙渊。四代人的经营让襄平的规模变得非常庞大。而之前由于辽东常被乌丸人和高句丽人所侵略,所以襄平城的城墙也是特意做的非常高大坚固。 魏延也知道,想要攻下襄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魏延也没有指望马秋一路骑兵能够攻下襄平,只要是能逼迫邓艾撤军,魏延的战略目的也就达到了。如今邓艾果然撤军。那突袭小分队也就没有必要去攻打襄平,而是选择堵截邓艾回援的军队。 汉军在回首山安营扎寨,阻截邓艾援军。邓艾回援心切,无心恋战,三战三败,损失了些许兵力,不过还是成功的破掉了汉军的堵截,回到了襄平城。 之后,汉军回师回首山,紧接着魏延指挥大军,开始进逼襄平。 也许是好事多磨,就在魏延准备开始包围襄平的时候,辽东下雨了。 这个季节本来就是一个多雨的季节,老天爷像是发了疯似的,连降大雨,数日未停,也因为这样,辽东河水暴涨,距离河岸紧紧有几尺之遥。 这对于魏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辽水暴涨,而且距离平地紧紧有数尺而已,若是大雨继续下下去的话,河水可就会没过河床,冲进辽东大地,而那时候,魏延大军首当其冲,昔日水淹三军的场景就有可能再次发生。 …… 襄平城内。 望着天上缓缓落下的雨点,邓艾不由得畅谈一口气:“可惜,真是太可惜了!这天气,若是能够早在辽河上游建坝蓄水的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