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章默察 (第2/2页)
圣人开始治世。元始天尊就命令教内的金仙弟子各占仙山灵地,开自己的洞府修炼。 广成子占了九仙山,洞府为桃源洞; 赤jingzi占了太华山,洞府为云霄洞; 文殊广法天尊占了五龙山,洞府也叫云霄洞; 普贤真人占了九宫山,洞府为白鹤洞; 慈航真人占了普陀山,洞府为落伽洞; 道行天尊占了金庭山,洞府为玉屋洞; 清虚道德真君占了青峰山,洞府为紫阳洞; 灵宝法师占了崆峒山,洞府为元阳洞; 黄龙真人占了二龙山,洞府为麻姑洞; 太乙真人占了乾元山,洞府为金光洞; 俱留孙占了夹龙山,洞府为飞云洞; 云中子回了终南山,把洞府命名为玉柱洞; 玉鼎真人还是回了老地方——玉泉山。那里曾是他和英招一起修行的地方,有现成的洞府,加个名字为金霄洞。 相应的,后土娘娘在地星上仿盘古星所建的十二仙山等也成了阐教诸仙的地盘。 截教的弟子们修行有成的,一部分也自发地开始分头占领盘古星上的仙山,另一部分则去占了地星上的仙山灵岛,对盘古星却不在意。 这一部分仙觉得: 盘古星地域极其广大,灵气浓郁,有无数的仙山宝岛可用,随便一座仙山都可以当作洞府。 而地星上就不同了,仙山福地不到盘古星上的半成,各教要长驻地星,负责教化人族,自己也要长驻地星,这要是下手晚了,就没自己的地盘了。 这其实是这些修士贪恋袖尘世界,不愿留在盘古星上苦修罢了。 此时,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在传教原则和道法见解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事关教化功德和气运之争,二圣之间的矛盾渐渐加大,但在在外人看来并不明显。 紫灵默察洪荒中的这些事,感叹元始天尊的远见卓识和心机手段。再看地星金鏊岛上,截教十万弟子云集。通天圣人或是较劲教导弟子,或是闭关修炼,对其它的就从不多想。 二圣相较,紫灵就明白了:这就是封神大战中,截教势力如此强大,最后却一败涂地的原因。 一个没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不可能率领部下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凡间如此,神界也不例外。阐、截二教相争,以及通天教主最后失败的根源,在此时就已露出了端倪。以有心算无备,阐教和元始天尊如何能不胜?通天教主和其截教安能不灭? 可以说,元始天尊从现在开始就下意识地为和通天教主争斗作起了准备,这一准备就是上万年的时间。 而通过留心仔细地观察,紫灵据此判断: 通天圣人应该是压根就没想和他的二师兄血斗。高傲的他或许是不屑于搞合纵连横之术;或许是根本没想过要利用别人来彻底压制他的二师兄,只想教好弟子争口气。 所以,通天教主上没有分化瓦解敌人,不联合最强大的决定性力量——圣人;下没有统筹安排,没有为弟子门人定计定策;大劫来临时,通天教主察觉到了二师兄的阴险计划,才仓促应战,一至截教处处被动,最终教灭。 所以说截教和通天教主,在封神血战中的失败是必然的。从战略层面上讲,通天教主作为一个大教的教主,因为自身缺乏远见卓识和心机手段,没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平时又没有有效地约束弟子安分守己,致使截教中的妖族弟子恶性不去多有因果缠身。大劫一来,弟子纷纷应劫。截教被合力围剿。从此点论应该说他败得半点也不怨。 琢磨着这些事,紫灵想到了自己和鸿钧之间的生死较量,心中一动又继续分析下去。 紫灵从另一个角度看来:玄门三清之间的关系很有趣,值得好好琢磨和探究一番。 他们三个之间的关系就象是帝王、谋臣和将军,总的来看是一个团体,但亲疏有别。 道德天尊就是那淡而无为的帝王。元始天尊就是那最出色的谋臣。而通天教主则是最出色的将军,出色归出色,但只是一把被利用的刀而已。 一旦帝王发觉,谋臣也有帅才,能够替代将军的作用了。他可以不再需要将军了。审时度势后,他随时会毅然决然地抛弃将军。这是帝王心术,不含人情的帝王权术。 帝王不喜俗务。谋臣却喜欢筹划管理,为帝王分担了俗务。加上君臣的志向相同,都是重视和维护人族,谋臣又刻意地逢迎帝王,紧跟帝王的步伐走,所以,二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关系自然而然密切。 将军虽然能干,却与帝王的志向有异,不擅长远的谋划,又不会或不屑于逢迎之术。帝将之间的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得差一些。 这也许就是老子在封神大战时最终选择支持元始天尊,协助其灭掉截教的根本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