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历史神话演义_第60章准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章准备 (第2/2页)

当作礼物送给闻仲。

    闻仲叩谢师叔,接过法宝囊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对宝光灼灼的雌雄蛟龙金鞭和一些从未见过的灵果。他心中顿生感激,再次拜谢公明。

    金灵圣母见识高明,一看这些东西就知它们都不是一般的仙品。她心中欢喜,也谢过公明……

    紫灵安排好了闻仲的事,招来女儿、女娃、圣巢真人、火隧真人以及袁觉、袁洪重游地星。青玉童子随行。

    封神大劫快来临了,紫灵此行主要是考察一下各派的现状,除恶只是顺便做。

    龙凤大劫时,紫灵没有化形,自然而然,他也做不了太多事。巫妖争霸时,紫灵想以仁道教化苍生,以图改变巫妖二族的命运,最后,他也基本失败了,努力的结果只给巫妖二族留了种。这说明对蛮荒世界施仁道是行不通的。

    现在是紫灵最关心的人族为生灵的主角。他助三皇五帝以王道教化苍生,如今看来颇有效果。对即将到来的封神大战,紫灵仍然打算以王道行之,助天庭收神将,铲除人间的猖獗仙妖,让人间的王道教化继续下去。

    这一路上,金尊发现,人间立了无数的供奉祠堂。

    朝庭出资所建的是专门供奉人族圣母女娲娘娘的祠堂。

    民间信徒所建的祠堂:有专门供奉截教圣人通天教主的;有专门供奉阐教元始天尊的;有专门供奉道德天尊的;也有三清一起供奉的。总的来说,祠堂数量以供奉通天教主的为最多。

    紫灵明白:“这是因为在诸教中,号称有百万弟子门徒的截教实力最强,传教的弟子最多,截教在人间的影响力最大,加上截教的妖族弟子强横,他们常常还会强迫信徒们为掌教教主立祠的缘故。”

    他默想了一会儿,笑着摇摇头对弟子们道:“正所谓‘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凡间亦有言‘人怕出名,猪怕壮。’只这立祠一事就为通天教主和他所掌的截教埋下了祸根。

    截教的风头远盖过了阐教和西方教;通天教主的名头远超过了他的师兄老子和元始天尊。如此一来,截教和通天教主怎能不遭人嫉恨?一旦有机会怎能不被诸强围攻?

    那元始天尊又最好颜面。他必定是最想打倒通天教主和铲除截教的圣人。西方二圣一心想光大西方教,争到东土的教化权。大劫来临时,阐教和西方教在对付截教上是一拍即合呀!”

    在前世的学生时代,紫灵曾读过《封神演义》这部神话巨著,为作者那奇妙的想象力深深地惊奇和打动过。与此同时,他也对书中的一些内容有些不解。

    例如,阐教作为当时的三大教派之一,门下的弟子却少得可怜,通读全篇似乎阐教也只有十几位弟子。这让人十分不解,有十几个弟子的教派也叫大教?凭着这么薄弱的力量就能执神仙世界之牛耳?这不符合最起码的逻辑。

    例如,截教立万仙阵时,号称百万的截教弟子却被阐教的十几位弟子打败杀光了。其中阐教的主力十二金仙还都是被混元金斗削了仙体的凡人。有点逻辑判断力的人都会觉得这十分可笑。

    虽然阐教弟子有诛仙四剑相助,但截教的数万仙妖弟子难道都是纸扎的?要不然怎么会如此不济?正常来说,截教光用命死堆,也能把阐教十几个人堆死。

    例如,金灵圣母只能一个人对战号称三大士的普贤、慈航和文殊广法天尊,因势孤力单而被燃灯老道偷袭得手死于非命。那么其他的数万弟子都在干什么?都在一边看热闹?竟然没有一个神仙能腾出手去帮助金灵圣母?

    阐教十二金仙和截教的任意一位高手一对一都占不了便宜,他们对战百万反而就能轻而易举了。这是个极其荒谬的事情。

    例如,阐教上至教主元始天尊,下至嫡传十二金仙,包括姜子牙这个凡人都能掐算未来,知道以后会有什么灾难。而能力战四位同等量级大拿的通天教主反而什么也算不到,蠢得不行,门下的大神通者就更是只能按对手的摆布,一味地去单独送死。难道说截教的神仙修道都修到狗肚子里去了?要不然怎么连个凡人也不如?

    例如,阐教的弟子下界参战,肆意杀戮、诡计多端、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就是应该的,截教的弟子下界参战就是该死上榜的。这是不是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

    先不管它天意不天意,在战争中是靠实力说话的。交手的双方本事不济的就得死。这毫无疑问。占天意的一方最终会获胜,但这之前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尤其是实力相差太远的顺天意一方,不死些高手,不吃些大亏,却表现得比强者更强势,这根本说不通。

    例如,阐教的弟子只十几个人就能建立巨大的功业,十二金仙也绝不会更不应该身死上榜为神。截教的数万弟子就是摆设,就是为了衬托阐教的伟大。

    既然那阐教弟子如此厉害,为什么他们会一次次被截教的弟子打败?这功绩似乎来得也太容易太蹊跷了。

    按逻辑来说,截教的弟子如此窝囊,废物的不行,作为老师的通天教主也应该是个顶级草包。但事实上,通天教主不但是不草包反而却厉害得过分。他以一对四,也只是吃了点小亏,还能全身而退。这又是一个BG。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