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历史神话演义_第70章逆势而上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逆势而上2 (第1/2页)

    紫灵看中了张奎是有打算的。

    张奎不但要在封神大战中起一定的作用,更主要是做东王母云霄的统帅。

    逍遥三圣岛有巫族大巫和妖族大圣。二者都本领高强,但都不适合当统帅。

    一是因历史原因,他们互不相服;二是他们的思想不能与紫灵的一致。

    非为同族,其心必异。此言不虚。

    金尊以人为三圣岛部下的统帅,也是要约束巫妖遵人化,行人道。

    事实上传说中的七煞星资质不凡。五岳俱是以武艺高强出名。张奎一人独斗五岳不落下风,可见其强悍的程度。若是资质差,如何能修成那等身手?

    张奎资质好,修行必有所成,最重要的是他生性杀伐果断,有统帅之才,做龙敖手下的大帅正好。

    至于曾经在三圣逍遥岛上修行的刑天不被紫灵相中。

    几千年前刑天找回了头颅。之后,他就一直在闭关苦修,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修为境界。

    等他出了关,紫灵就安排刑天去后土娘娘手下做事了。

    后土娘娘掌管所有生灵的阴阳育化,手下不能没有强者帮助镇守。

    等封神后,人间的魔孽由人员齐全的天庭整治。

    地星能产生的魔孽毕竟是少数,盘古星上地域广大,仙怪混杂,数量也多,是事故多发地带。

    要防止他们逞凶或流窜下界作恶,东、西王母必须有一些部下在日常中去约束他们。

    天瑶的部下已有魔家四圣去统帅。

    现在,金尊再给云霄的部下配个统帅,管理机制就算基本建立。

    这就是紫灵对后事的提早安排。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

    张奎和高兰英两人在传说中是悲剧式人物,有一定神通,却因没有硬后台也无人相帮,结果遭遇围攻而死。

    紫灵收了张奎,又算出了高兰英的所在,去收了她。

    高家夫妇勤劳有头脑,家中本来极其富有,却在财富动人心中遭到当地官僚恶人联手的算计,结果弄得家破人亡了。

    小高兰英被紫灵救时做着小乞丐,衣不遮体,蓬头垢面,挨饿受冻受气受欺负,处境凄惨得很。

    只因小家伙极有骨气,这才在困苦中挣扎生存,以救日后报仇雪恨。

    紫灵算明白了因果,找到了高兰英杀伐果断的根源。他长叹一声,随后把两个小家伙带回岛上。

    紫灵让张奎作了谛皇的嫡传大弟子。高兰英由琼霄和碧霄专门负责照顾和教导。

    谛皇不但要教导张奎道法,还要教他如何治兵、如何管理。这是谛皇的特长,金尊其他的弟子都有所不及。

    谛皇从金尊那讨来了五行果,给弟子服用,加强其根基,提升其根骨。

    高兰英的属性五行属金,资质很好。她长大后虽然貌美如花,却颇有杀伐之气。

    二霄的嫡传弟子只此一个,哪能亏待了高兰英,常常跑到姐夫那为弟子讨要灵果、或到玉京山向西王母要妙丹。

    被师尊同情爱惜,小丫头高兰英可就有福了,一般的灵果管吃,极品灵果也吃了个遍。可谓苦尽甘来。

    人长得快。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两个小家伙就长大了。

    紫灵想起演义中高兰英使双刀,就给她炼了一对日月双刀。

    刀祭起来能飞斩敌手。

    法宝是太阳神针,能迷人眼更能射瞎眼。敌手没有防护法宝,对此针不太好对付。

    到了商朝太丁帝治世时期,修成太乙金仙的闻仲被金灵圣母派下山去助商。

    紫灵获息后,让公明代转他根据前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诸葛亮的《将苑》、戚继兴的《纪效新书》、曹cao的《孟德新书》等汇编的兵法给闻仲。

    另外还有马鞍和马蹬的样品。

    这是让商军能更利于骑马对付善骑射的犬戎等部落。这些能助闻仲帮商帝统一天下,减少人族争端。

    战马用具的出现,也使得一向骑光板坐骑的仙妖也用上了五花八门的鞍、蹬。

    闻仲是神仙,修为不俗,慢慢的人品也得到验证。他受到大商太丁帝的重视,授其权统兵做战。

    闻仲不负所望,率兵打得四夷臣服,天下渐渐地安定下来。他在征犬戎时,途中偶得一只墨麒麟为坐骑。

    紫灵知道此事后,心道:“我倒是忘了让公明送一只麒麟给闻仲当坐骑。这天命所归,命中注定。闻仲为封神量劫的主角之一又是大德之士。

    圣兽有灵,玉京山上跑出一只麒麟为他坐骑以增其威。虽是鸿钧算计,却也妙哉!”

    这一天,二弟子谛皇来见紫灵,行礼问安后,问了些道法修行方面的问题。金尊耐心地给他一一讲解。

    无意间,金尊见他神色不愉、面有难色、预言又止,就问道:“徒儿,你心中还有何疑难,不妨说给我听听。”

    “弟子倒是没什么事。困惑在于我那弟子张奎。最近,我那徒弟与高兰英暗生情愫,道心不稳,不能安心修行。

    弟子对此无法可施。如此下去,恐误了老师的封神大事,故而弟子心中有些烦恼。请老师指点弟子良策。”

    “堵不如疏。他们俩既然有情,就让他们结为夫妻。有情之道和无情之道殊途同归,都是道,你不可迷悟。”

    谛皇一听,拍了自己的额头一下,道:“确是弟子糊涂。这天道和人道皆是道。只因弟子修的是无情的道,又忙于天庭的事务,竟然忽略了有情之道。弟子这就去安排。”

    他言罢就欲动身,却被金尊拦住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