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之帝国再起_正文_第一百零二章 血染冲绳(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_第一百零二章 血染冲绳(四) (第1/2页)

    冲绳岛北部多山地,南部则是开阔又平坦的丘陵地带,岛的东海岸有两个天然港湾,金武湾和中城湾,日军建有那霸军港,岛上还有那霸、嘉手纳、读谷和与那原四个机场,目前这四个机场都被帝国军队控制住了。全岛南北长约108公里,东西最宽处约30公里,最窄处仅4公里,这个四公里处的附近就是14是的防御主阵地。

    经过7月12日的战斗之后,冲绳作战前线指挥部总指挥段昌荣中将敏锐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也就出现了后来一直存在的一个有趣现象,那就是海军的高层领导人很多都是从海军陆战队中提拔出来的,特别是跟刘仁俊一起在朝鲜并肩战斗过的原陆战队第一军。像段昌荣就是从一个陆战队师长提拔起来的,所以他对登陆作战非常在行。他果断的命令道,第8、9、15师对敌发起进攻,尽量减轻14师的压力,从7月13日起,帝国军队冲绳北面的进攻力度大大加强了,日军也明显感觉到了压力。

    日军第32军的防御重点在岛的南部,日军第95师团以首里为核心构筑有牧港、首里两道防线。但是在岛屿的北面即在西北端八重岳、与座岳地域构筑日军第97师团和军部直属的224旅团有3道防线,每道防线都依托丘陵地构成多层次的坚固防御阵地。

    为了统一指挥,进攻冲绳北部的部队即陆战队第8、9师、第五军第15师统一由陆战第3军军长龙凯歌指挥。

    “首先将三个师的所有重火力集中,”龙凯歌在一辆吉普的前盖上进行战前部署,“三个师共计有240门重型火炮,我将它分成6个炮兵群,每个群有40门重型火炮,这样灵活一点,提高我们火炮的利用率,什么地方需要火力支援就往那里打炮。”

    下面三个师长听得很仔细,陆战8师师长吴文宽大校素来以陆战猛虎而著称,这个是也算的是第三军的主力了;陆战9师师长程东国算是有点背景的,其父亲是帝国某战区的后勤部部长,但是能当上帝国军队精锐——陆战队的师长,他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才上来的;15师师长秦文杰算得上是军队高级军官中的一个异数,这个酷爱文学与音乐的大校浑身充满了艺术细胞,上岛不到一周,他就有两篇通讯录在军报上发表了。

    “军长,我们都攻了两天啦,进展太小啦。”吴文宽开始抱怨了,“先是火力覆盖,日本人就躲起来,然后我们一冲锋,日本就马上冒出来开火。妈的,还有好多阵地,他们挖了地道。我们的主力部队刚刚离开,他们就从地道里冲出来,我们留在阵地上的少量部队根本守不住,一不留神就是全歼,刚刚占领的阵地还没揣热乎就又完蛋了。这仗简直没法打啊!”

    “要不就是躲在山洞里,任凭你怎么喊话都不管用。”程东国是很少发牢sao的,但是这次也忍不住了,“部队一旦靠近就是死路一条,扔手榴弹也不管用,火焰喷射器也不好使,每次都以为里面的人该死绝了,但是一旦进入洞口就又是一顿枪炮,不死几个人就是不行啊,非得死伤惨重才进得了洞。”

    “日军的劣势就在于火力严重不足,我们的优势就是要尽量发挥我们的强大火力,用火箭炮、榴弹炮去犁地。”龙凯歌再三强调道,“不要吝啬炮弹,我们炮弹有的是,没看见每天都有运输舰把炮弹运上来吗?多做火力准备,尽量减少伤亡。”

    “另外就是多呼叫空中支援,我们已经把岛上的四个机场全占领了。”陆战3军的参谋长马烽大校补充道,“飞机的支援来得快,更及时,还有就是要无线电配备给连一级部队,要他们随时呼叫空中支援,明白了吗?”

    三位师长这才停止了牢sao,敬礼之后转身而去。“瞧这仗打得,”龙凯歌说道,“我们的第三军快要被日本人给吸干了,我说,占领了八重岳、与座岳之后就把第10师给我换上来,开玩笑,第8师都伤亡上千了,我这个心啊……”

    “你啊,谁不知道第8师是你的心头rou,行啊,也该让10师上来锻炼一下啦。”马烽当然知道龙凯歌的心情了。

    “老马啊,你以为是上来锻炼?”龙凯歌说得很勉强,“你还看不出来,这帮日军算是铁了心要和我们干下去了,部队的损失我就不说了,但是要损失也要匀着来啊。”

    7月13日下午,第8师和第15师的四个团开始进攻了。这是帝国军主力部队针对八重岳的第四次进攻了。在八重岳的正面一字排开了四个主力团:第8师23团、24团;第15师43团、44团,在四个炮兵群的支援下开始了新一轮进攻。

    担任火力支援主力的是刘仁俊当初在后世解放军的66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基础上仿制而成,1936年生产定型,大量装备部队,是目前帝国军的主力加农榴弹炮。该炮采用34式122毫米加农炮的炮架,只是将单筒身管更换为152毫米口径的身管,该炮与35-1式130毫米加农炮有60%以上的零部件通用。该炮采用药筒分装式炮弹,配有杀伤爆破榴弹、发烟弹。口径:152毫米、行军状态全重:5720千克、战斗状态全重:5650千克、行军状态长:8690毫米、行军状态宽:2420毫米、行军状态高:2520毫米、火线高:1220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