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_第一百四十七章 群岛之战(四) (第2/2页)
1936年,当32式自动步枪尚未装备全军的时候,时任总参谋部第一副总参谋长的刘仁俊就要求至少要让海军陆战队、空军空降兵和陆军在最有可能爆发战斗的热点地区的重点部队全面装备自动步枪。而不是按照传统的,以北京为中心,地靠中央的部队率先换装,地处边疆的偏僻位置的部队推后换装,事实证明,刘仁俊的换装次序是完全正确的,这也成为了后来帝国军队历次换装的标准次序——实用情况永远占到第一位。 32式自动步枪连续火力特别适合于近战,所以一开始,担任右翼助攻的2团的三个营的战士们就占到了上风。英军第7旅的先头部队一个营在坚持了二十分钟后首先被击溃,丢下了大约400具尸体后,怆惶逃离。 2团果断命令部队化整为零也立即以班排为作战单位,对逃跑的英军进行追击。在单兵火力密度上占有优势地位的帝国陆军部队,给英军士兵造成的心理压力极为巨大。他们不知道帝国陆军是人手一枝自动步枪,所以认为帝国军队拥有相当数量的机枪或冲锋枪。按照西方国家的装备制式,英军指挥官和士兵们想当然地将帝国军队的人数扩大了数倍。 而占领实笼岗后的1团和60师预备队3团在第60师师长郭明大校的带领下,也通过公路经巴耶利巴向大成方向迫去。从无线通信中得知,60师2团三个营已经同英军第7警卫旅交火,并在追击中。 “参谋长,你看呢?”郭明向身边的师参谋长冯鹤筠问道。 “我认为二团可以胜任这一任务,但是要把装甲营加强给他们”冯鹤筠略微思考一下对郭明说到,“但是这样一来,是主力部队就没有装甲部队支援了。” “这个旅的敌人从城里出来了最好,免得我们去和他们打巷战。”郭明说到,“既然城里的敌人少了这么多,我们进攻的部队少了一点也正常啊。” “行,不过还是向军部请求,装甲师赶快跟上来,至少派一个装甲团给我们啊。”冯鹤筠同意了师长的作战方案,同时又补充道。 由于不熟悉方位,60师2团的部队追击战斗进行的并不太顺利,不断的溪流、丛林和灌木丛为英军提供了良好的掩护,第7警卫旅剩余的大部官兵都逃进了这些地方。 到了下午3时30分,经过了一阵混乱的英军第7警卫旅有大约2000名剩余的战斗人员集中了起来,其余的多半都阵亡或被俘了。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帝国军坦克加步兵的配合进攻面前,英国士兵被迫被赶到了一起。英军第7警卫旅旅长斯滕伯格准将找到了一个高地,并命令收拢部队,就地构筑战壕等工事。但是问题来了,火炮在刚才撤退的时候都丢失了,现在只能组织人rou防线了。 下午4时左右,60师2团三个营和60师独立装甲营在英军所在高地附近兵分三路进攻,一个坦克连配合一个步兵营。坦克作为移动的火力点步步推进,步兵则使用迫击炮、枪榴弹和单兵火箭筒对英军第7警卫旅的阵地进行打击,同时2团团部还用无线电引导舰炮火力对英军所在高地进行覆盖性炮击,在这种情况下,海军航空兵部队也来凑热闹了,当然轰炸机没有来,舰载歼击机来了一个大队,用机枪对地面的英军进行精确的扫射。 不到半个小时,英军第7警卫旅剩余的两千多人也完蛋了。同时,这一批飞临战场的海军航空兵部队总共有1个师,经过了上午的高强度空中打击,在中午的短暂休息之后,海军航空兵的四个师再次轮番出击了,一次一个师的支援密度对于现在的战场来说是刚刚合适的。 4时30分,这可以被看作是新加坡战役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个时刻。就在60师消灭英军第7警卫旅的同时,陆战队20师三个步兵团在装甲团的支援下,成功的击退了英军第25步兵师,占领了港口区。 英军第25步兵师残部1万余人被迫向市区撤退。第一批上岸的20集团军第58师成功的歼灭了英军第14步兵师的主力部队,剩余不到五千人的英军也向市区靠拢了。随着英军几支主力部队的相继惨败,英军在加上远东舰队地勤人员、陆军后勤警卫部队以及军警人员、总督府警卫部队、边境治安联防部队等等杂七杂八的二线武装,整个英军在新加坡城集中起来的力量也只有不到两万人而已。 到18日夜间,西面的海军陆战队第20师、南面的20集团军第58师、东面的20集团军第60师完成了对新加坡城的全面包围;20集团军的装甲师和炮兵师被配属给了58师、60师;20集团军第59师担任战役总预备队,总攻的时刻就要来临了。 昨晚成绩不是很好,希望大家多多加油,谢谢各位了。今天上架,求支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