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_第一百九十章 混乱中的抉择(八) (第1/2页)
1943年的下半年可以说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关键的一年,在欧洲战场的东线,唐帝国军队一路高歌猛进,先后在苏联的西部地区,即库尔斯克、奥廖尔、哈尔科夫、基辅、明斯克连续取得了几次战役的胜利。相比之下,盟军在意大利的推进速度就只能用“龟速”二字来形容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再也沉不住气了。 1943年9月,美国首先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空军基地试爆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枚原子弹。从1939年美国正式上马“曼哈顿”工程以来,经过了四年时间的紧张准备,美国终于掌握了这一克敌制胜的超级武器。但是由于时间匆忙与经验不足,美国第一批原子弹只有一枚而已,而且这一枚原子弹还在试验中爆炸了。美国的第二批原子弹要等到1944年年初才能初步成型,而要想使用这些原子弹,估计就要等待1944年的中旬了。 有了原子弹并不等于战争就能胜利,要想完全彻底地打败德国纳粹军队,美国必须要实实在在地派出自己的军队去占领德国,去解放欧洲才行。但是意大利的进攻现实又让罗斯福与丘吉尔感到非常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1943年10月,英美两国的首脑在华盛顿召开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两国决定于1944年下半年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确切的时间应该是1944年的5月或者6月,很明显,如果在1944年的下半年盟军还无法登陆的话,那他们也许就永远也别想登陆了。 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欧洲盟军总司令部开始制定登陆计划了,在登陆地点的选择中,驻欧盟军最高司令部认为从荷兰符利辛根到法国瑟堡长达480千米的海岸线上,有三处地区较为合适:康坦丁半岛、加莱和诺曼底。 在意大利进展不顺的巴顿此时只能充当配角了,现在指挥陆军部队实施登陆作战的指挥官是西点军校的骄子——麦克阿瑟。麦克阿瑟认为康坦丁半岛地形狭窄,不便于展开大部队,最先被否决。加莱和诺曼底各有利弊,这就是的麦克阿瑟很难进行选择。在法国抵抗组织的帮助下,盟军发现德军在此防御力量最强,守军是精锐部队,工事完备坚固。因为它的优点非常突出,距英国最近仅33千米,而且靠近德国本土,当然是希特勒重点照顾的对象了;而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优点一是德军防御较弱,二是地形开阔,可同时展开几十个师,三是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公里。<>几经权衡比较,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都选择了诺曼底。 为实施这一大规模的战役,盟军共集结了多达500万人的部队。麦克阿瑟的陆军此时可谓兵强马壮,陆军共100个师,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等国的军队,他们全部属于麦克阿瑟统一指挥。有80个步兵师,15个装甲师,5个空降师,约315万人,巴顿只能当他的副手。 美国与英国的海军主力部队全部投入作战,他们统归美国海军部长金·梅尔上将亲选的尼米兹将军指挥。他的部队也是实力强大,6500艘战斗舰只,这里面包括22艘战列舰,65艘巡洋舰,200艘驱逐舰在内约1500艘,登陆舰艇5000艘,还有7000余艘运输船。空军作战飞机24000架,其中轰炸机8000架,战斗机10000架,运输机和滑翔机6000架。 如此规模庞大的兵力调动自然无法瞒过德国情报机构和唐帝国情报机构。德国情报机构关心的是美国人到底会在哪里登陆,到底是法国海岸的哪个部分?帝国情报机构关心的并不是这个,因为只要知道盟军准备登陆就可以了,此时罗斯福也只是告诉帝国有这么回事儿,但具体在哪里登陆、什么时候登陆、登陆规模有多大则一概不说。 1944年就是战争中大规模作战的最后一年了,邢文军通过多方面考虑为帝国谋求的这条道路就要开花结果了。但是为了抢在盟军之前进入德国,甚至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要在今后和盟军争夺欧洲势力范围时跑得更快一点。 那就要求帝国军必须尽快南下波兰南部,只有通过这里才能绕开德国军队重兵布防的波兰走廊进入中欧、南欧,乌克兰西部地区的喀尔巴阡山脉如今还在德国军队手中。那么,波兰南部克拉科夫就成了在波德平原的重兵集团和喀尔巴阡山脉防御工事之间的唯一通道了。冬季各条战线都转入了休整,为了争夺时间打通克拉科夫这条通道,尽早进入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匈牙利,以便占领整个东欧。<>以邢文军为首的帝国高层决定在冬季来临之前,对克拉科夫地区的德国军队第12集团军群的三十多万军队实施核打击,从而打开进入欧洲腹地的大门,使得帝国军一个方面军突破波兰防线。 早在1935年,帝国国防科工委下属的五院第26基地就已经可以造出射程在400公里的弹道导弹了,这就是后来非常著名的——东风1型弹道导弹。八年的时间过去了,帝国的弹道导弹技术早就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36年,射程达到了800公里的东风2型导弹服役;紧接着,1938年,射程达到了1200公里的东风3型中程战略弹道导弹诞生;1940年,射程2500公里的东风4型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生产下线;1943年春季,射程5000公里的东风5型远程战略弹道导弹第一次试验宣布成功。同时,更让人骄傲的是,在基地的东风6型准洲际战略弹道导弹也已经进入最后研制阶段,预计明年可以进行试验;东风8型洲际战略弹道导弹的设计工作也进入后期阶段,两年之内可以出结果。 1939年试验核武器时,刘仁俊就相应的提出了在导弹上面加装核武器弹头的思路。同年年底,在试验东风3型导弹时,就加装了模拟核弹头,获得成功;1940年在试验场上,东风3型导弹被装上了真正地、当量为2万吨TNT的核弹头,试验再次获得成功。同年,射程2500公里的东风4型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生产下线,它又成了下一个实验目标。1941年年底,在东风4型导弹上加装核战斗部,试验第一次就成功了,经过1942年的两次试验,这种核导弹成为了现阶段帝国最为实用可靠的核导弹。毕竟东风5型导弹还没有进行大规模试验,而且加装核武器也没有经过试验。1942年氢弹试验成功,同年年底,在东风4型导弹上,氢弹试验也进行了,因此,此次核武器的攻击任务就落到了东风4型的肩膀上。 于是,东风4型核导弹连同运载车和发生车,被帝国军用火车分解运送到了苏联境内。11月20日,一列墨绿色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