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真中途又写在前面上篇 (第2/2页)
零散散而琐屑非常的东西,而在历史中能够唯一留下来的,就是讲述这些历史的文字和遗物。而这两者之中,唯一能够被人们所感知的是文字背后的辛酸泪,和遗物本身所讲述的无言无字的荒唐天书。因此,曹雪芹是高明的,而红楼梦也是伟大的。何心情远远不及曹雪芹,这部小说也远远非红楼梦所能比较的,因为不能不敢不屑比较。 第三节小说大说 此节是从大说特说和啰啰嗦嗦来讲讲这部小说,其实此章的第一节已经把该讲的都讲完了。只不过,为了凑够可以上传的三千以上的文字,还是得小说大说特说详说细说啰嗦和哆嗦,各位没看看错,是真哆嗦,是恶心到哆嗦。 在此章的第一节中说这部小说,之所以说是没有上半部分的梦,是因为,写这篇小说最开始的最开端,也就是第一卷的第一章的第一节玄武朝阳的大部分内容,不过是何心情的高中时期,大概是高三上半期,即二零零八年的时候,某一次月考的某一张语文试卷最后的一个话题作文。即,以“改变”为话题写一篇不小于八百字的作文,在何心情的高中时期,在那一段枯燥无聊,整天整天充斥着试卷和考试的时间。也许,语文课和写作文和课外阅读,算的上是为数不多的几件不无聊也不枯燥的事情。因此,在语文考试,对于语文试卷,何心情是不排斥也是不讨厌的,而在语文试卷,有两个部分是喜欢的,一个是诗词的填空默写,另外一个就是最后一道题,作文。而那一次的作文,何心情就根据初唐的历史之玄武门之变,写一篇名为“秦王之变”的作文,大概意思是,秦王为了一个帝王宝座,或者说一条冰冷板凳,杀了曾经流着和自己一样热乎乎的血液的亲兄弟和亲生父亲,而秦王从小应该不是这样的,或者说至少在他父亲起兵反隋之前不是这样的。当然,在那个时候的那篇作文,并没有像现在写的和这样想的这样的假装深刻。在当时,那篇作文不过是一个白话版的何心情臆断臆想的且漏洞百出的一个玄武门之变,毕竟是一场没有重播的平常普通的临考之作,毕竟最后剩下三十分钟左右的作文时间容不下这样的假装从容和假装深刻和啰嗦和废话连篇,更加也容不下超过两千字的文字内容。因此,就因为这样的一篇早该已经消失且应该被忘记的学生作文,就有了这样的一部所谓的历史架空类小说,而小说的名字中的唐宋二字也与此有关,与李世民武则天李白杜甫的大唐和岳飞文天祥苏轼李清照的两宋没有任何的关系,至少,没有任何的政治关系。 也正因为如此,也可以牵强附会的介绍第一卷的第一章的第一节中的玄武朝阳的大部分可以被架空的内容,即秦王和长孙无忌和太子建成和秦叔宝和玄武门的种种过往。很显然,在显而易见的在历史中,有过秦王封号的人物加起来可以绕地球半圈,而名字为长孙无忌的人名连起来也可以绕笔记本数字按键半圈,而太子可以作为虚构的人物的复姓,也例如二零一四下半年热播的古剑奇谭中的太子长琴一样可以用姓名去标识一个虚构的人一样样的,小说中的冥罗复姓也是如此。而作为一个建筑的玄武门,从它被建成的那一天开始,就被无数的风雨朝阳和人物见证着,也犹如史铁生先生那部小说之《我与地坛》中的地坛是一样样的。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一条冷板凳而不惜骨rou兄弟相残的历史,从可以治理大川大河的大禹却治理不了他自己那个可以把“共天下”变成“家天下”的二货儿子夏启开始,在司马家的那两部史书里面就讲得非常的透彻和鲜血淋漓。鲁迅先生就曾经曰过,讽刺最有力量的部分,就是人们席以为常却视而不见的常识,而小说最有力量的部分也在此。在小说里面,时间和空间和故事和人物可以虚构,却永远虚构不了人类最为普遍的感情和情感和人***恨离别和傲慢和偏见和嫉妒等等,哪怕是意识流小说,也渗透着作者本人的流动的意识和感情。因此,可以说,所有的小说都是虚构的故事,而所有的小说都是雷同的,如同那一卷卷长长的二十四史有着24k纯粹的雷同。何心情写道这里,其实特别想艾特雷公他大儿子,雷震子他大哥,雷同,他才是所有小说的主角好么,再配上一个姓巧名合的女主角,就是古今中外且天造地设的一对打死都拆不散且相爱想杀的苦情恋人,即,“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亦属巧合”。“雷同,巧合,在一起,在一起,……”。 因此,何心情,在此慎重且郑重表明观点与立场,此小说无关任何政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冤枉,天大的冤枉,比窦娥还冤的冤枉,仅仅是虚构且胡编乱造的废话而已。 如果小说连虚构的废话都不能写,连废话都要被屏蔽,何心情还有什么好悲哀。毕竟,何心情又不是钱钟书先生和沈从文先生那样的大家,随便一扯就是一部部煌煌巨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