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文_第五章 初见夏兰芝 (第2/3页)
打电话到集洞大队,不熟悉也说不清情况,心里有点神不守舍,夏支书听他说了原因,想了想劝他:“这事真要发生了侬现在去也没用处,目前是防汛关键时刻侬是蹲这点的要是这个时候走开可要犯错误,不如这样,下午俺派个年轻人到侬家里去问问。” 他很是感激,这时候要他没事一样的坐这儿,心里说什么也静不下来,自己这几天确实不能离开,除非马书记下令防汛工作结束他才可以回去。 夏支书派个人去帮他探听情况,其实也存有一点私心,只是目前这私心对谁也说不出口。一二十天来,梁安邦的表现可说令家里的每个人满意,特别是见小梁对女儿的态度,作为一个父亲他也想知道知道梁安邦家里的情况。 之后没两天马书记打电话叫他回去,大半月不见,办公室的人除了小王留守办公室,老杨黄进和都显得变黑了些,十几天的太阳嗮下来不变黑也不大可能。 只是黄进和跟着黄副镇长蹲集洞,全镇就红星大坝决口,再怎么说面子上总觉得过不去,虽然县里并没有就此事说话,凡是镇里工作一两年的人也都知道,全镇的大坝要倒的首先肯定是红星大坝绝不可能会是第二座大坝。 马书记在全镇的防汛工作总结大会上也说红星大坝是全镇十座大坝的一根软肋碰之即倒,下半年得想个法子把这根软肋变成一块硬骨头。 闲来没事,在看报纸的时间里,他把交给马书记的那篇总结加以润色修改,题目能叫《农村发展的因地制宜性》,可内容大有改变,不再仅仅是局限于龙墩镇这么一个小地方,而是着眼于整个湖西省。 湖西省是个农业大省历来农业产值第一,就像南江是农业大县一样,湖西有山有水有山林丘陵也有平原大川,南北地形不一,总的来说还是农业占大头,如果农业发展起来了,正如他在文中所说那肯定是一条光明大道,同时也要看到,湖西省各地情况不同,要发展得根据各地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里面龙墩镇的情况只是作为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龙墩镇全镇水面积多,超过田地面积据统计水面积有六万多亩,想想看要是这六万多亩都利用起来,发挥出它应有的效益不是创造了另一个龙墩镇,老百姓的收入翻倍的增加了。 在文中他还举例了沿海经济的发展,国家制定优先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不就是因为东部地区的沿海侨胞多么,例如南方的小镇深州为什么一夜之间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因为深州的地理位置优越性,紧邻国际大都市香港,作为香港和祖国大陆之间的跳板,深州能不发展起来么。 文章写完他拿给马书记看,马书记在进乡里前是名人民教师,文采不菲,拿给马书记看也是间接说明自己发展养殖的决心没有改变,而且他自信经过自己反复修改认真查找资料写出来的东西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马书记接过他的文章,一看仍是上次的题目,笑着说:“好侬个小梁,贼心不改啊,成天惦记着呢。” 他习惯性的挠挠头,这阵儿他感到不好意思时不自觉去挠头:“哪能呢,马书记,俺不是觉得这些话闷在肚子里难受,写出来想让马书记侬更正更正。” 马书记看看文章赞一声:“好啊,更正没问题,可俺看,这篇文章写出来不像是光给俺看的呀。” 他不由得露出佩服的神情:“马书记,侬一眼就看出来了?俺是想等侬改好了,就把稿子寄给俺大学里的老师,请他帮俺投给《湖西日报》社,其中有些资料在乡下没地方找,得请老师在校图书馆找找。” 说到这里,不由悄悄看看马书记的反应,马书记理解似地“哦”了声说:“这是好主意,这么着,稿子放俺这里,俺给看看,过几天侬再抄工整寄出去。” 说是过几天,马书记第二天就把稿子交给他让他抄好寄出去。电话里,他跟高教授说了稿子的事,请老师看看,能发表当然更好。 没事的时候,政府工作还是很悠闲的。上班看看报纸喝喝茶聊聊天,一晃时间就过去了。跟平日里一样,上班了,他吃过早饭就到办公室去报到,和小王两个人一起把办公室的卫生打扫。 老样子,等到卫生差不多打扫完毕,老杨、黄进和在家里骑着自行车也来了办公室。不一会,门卫宋大爷把今天有的报纸信件给各个办公室分头送过来。 送报纸时,宋大爷看见他在办公室就说:“小梁秘书,今天有侬的一封信。” 他感到意外,难道是自己大学的同学知道自己分到这里写了信过来,接过一看,是男人写的字迹,接过来说了声“谢谢宋大爷”,拆开一看,却见一张信纸上面开头写的竟然是:尊敬的梁安邦恩人,这几个字,不由吓了一下,“哟”的一声,谁会这么写?自己到底帮过谁的忙了? 坐同一边的老杨听他哟的一声,觉得奇怪,凑过来一看,瞄见是这几个字,也感到意外,说:“小梁,做了大好事,咋的大伙都不知情呢?说说是啥事。” 他拿着信纸,也是有点茫然的说:“|俺也不大清楚。”黄进和说:“看看不就知道了。好事情大伙都知道没啥不好。”说着,伸手从他手上给夺了过去,展开一念:尊敬的梁安邦恩人:您好! 念了这里,黄进和意外的看着他说:“不是一般的好事哇,不然人家咋会称呼侬为恩人,啥时候干的呀?咋没半点动静呢。”又说,“这写信的人也是没点文墨,既然叫恩人,咋的又直呼恩人的名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说完又接着往下念:我写这封信要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你是我的大恩人,我永远都会记在心里。 我打生下来就没了娘,我父亲就把我送给我姑妈家养活,我是在我姑妈家长大的。我是阳明乡人,今年十九岁了,家里穷,姑妈家里生活也不好,但姑妈对我总是百般疼爱,不管我做对还是做错,都不肯说我半句打我半下,总要为我说好话。 我做这些事,姑妈她不知道,我对姑妈说是在县城打工赚钱,但就是这样我也不想总算是姑妈家里。从小姑妈家团近的人就说我是个孤儿,骂我是个没人教的野崽子,搞得我总和那些人打架,一打架就要惹得姑妈给人赔笑脸说好话。 从小到大,我就是个有人生没人教的人,姑妈只会疼我不会说我,别人要说我我也不会服气。十五岁那年,我没读完初中就跑出姑妈家,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