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刘衽重回游故地 夫子呈威斩孽蛟 (第1/2页)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一样景,却催生两样心思。 李斯平生还未参与过这样的大场面,如何不兴奋? 但对刘衽而言,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感慨。 联军如今扎营之处,好巧不巧,却在当年孟津大战之时,他与鲁仁杰驻兵的地方。 转眼七百余年过去,又到了将要改朝换代之时。 只是当年那些仙神故人,早就已经不在。 那曾经横扫天下的姜子牙,如今却连自己的齐国都保不住,被田氏篡夺了领土社稷,当真是讽刺。 俱往矣! 消逝的是那些风流人物,不变的还是那锦绣江山和战乱权谋,但唯一在进步的,只有他刘衽一人而已。 当年为了截教一时意气,连累了受苦的百姓;如今还是为了截教,但同时也是为了黎民百姓。 难道这是天意吗? 不论怎样,此次我刘衽,这一番一定要一展胸中抱负,扬我截教教义,同时福荫万民。 “孟兄,你我先进去交令,向相爷报道,看看如何安排。” —— 两人联袂进了中军大营。六国联军路程有长有短,此时还尚未到齐。 齐国作为此次联军的首倡者,在联军还未定出具体计划之前,暂时主持大局,接待各国往来的人物。 此时的齐相名叫田婴,是齐国王室宗族,现在这里就是由他主持调度,李斯刘衽也得向他交令。 “你二人就是孟轲、李斯?” 田婴拿着手绢边擦汗边问道,此时天气开始入夏,田婴从来养尊处优身材又胖更容易出汗,所以手绢从来不离手。 “正是。” 田婴朝刘衽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会,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不过就是一个毛头小子,难道是跟淳于髡有亲?所以才这么抬举他? “此次联军抗秦,事关重大。你二人有何本事,快快道来,本相也好量才而用。若是没什么长处,那就趁早回去,免得乱军之中遭了难。” 田婴这话虽然好听,但说白了就是逐客令,只是给了个台阶,希望这两个人能识趣一点就坡下驴,离开这里,省得和自己的宝贝儿子争权夺名。 但偏偏这两个人都不想就这么走了,刘衽是要渡劫,而李斯则是想趁机建功立业。 “小人随申不害申先生在韩国做事,粗通政事,可以为军中书佐。” 田婴一听,不错,正好这些天联军的辎重到了,自己正缺人手:“恩,是个人才,你就留下来,在本相手下做事。” “谢过相爷。” “那你呢?孟轲?你会些什么?” 刘衽早看出来这田婴语气不善,但他怎么会跟这凡人一般见识,故意与他逗闷子,对他说道:“回禀相爷,在下专会讲课。” 讲课? 这算什么本事? 你要是会武,可以上阵杀敌;你要是会文,也可写个文书,做个书佐。 要你会讲课有什么用,难不成给秦军上课,在两军阵前现场教他们礼义廉耻? 田婴火冒三丈,岂有此理,这分明是戏弄与他,当下就要叫来门口执勤的士卒,将这无礼之徒乱棍打出。 李斯吓得脸色大变,这孟兄还是这么耿直,你就说你擅长文书之类的,何必说自己会讲课这样无用的本事? 旁边伺候的田分急了,轻轻地拉了拉田婴地袍子,田婴一下子想起来,这是淳于髡交代的人,就这样赶跑到时候问起来不好说。虽然自己不怕淳于髡,但现在自己刚刚坐上相位,地位还不稳,不好得罪这些颇有威望的老家伙。 那田分是伺候田婴多年的老家人,最会察言观色,见田婴硬一腔火硬憋回去正是心情不好不想说话的时候,自己忽然计上心头,开口问那刘衽:“你且先说说,你会讲些什么?” 刘衽大大方方地答道:“在下惯会讲仁,讲义。” “仁又如何?义又如何?” “仁如火,暖人心;义如剑,断是非。” “你讲这些,不听又如何?” “这是圣贤之道,天下至理,焉有不听之理?” “世人皆可听得?” “自然听得!” “走兽飞禽听得?” “自然听得!” “风雨雷电也听得!? “自然听得!” 李斯都被刘衽这话吓傻了,孟兄怎么了,怎么一趟吴越之行,人都痴呆了?莫非是中了什么邪术不成? “好好好,”田分这下心里有底了,这是个书呆子,这下好办了:“相爷,后营正好有几个难题,孟先生来的正好,去,对,去讲课,也好为相爷解忧。” 田婴心领神会,顺着这话说道:“既然如此,就依你所言。但是孟轲,军中无戏言,你若做得好,自然可以留下,你若做不好,那就只能原路返回了,你可明白?” “大丈夫言出必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