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探险 (第2/3页)
前方三公里处就是那个山洞了,小队停了下来。 “达达吉斯,开始生物扫描。”林音命令到。 “扫描完成,有生物反应,初步断定为虫族异形,但是数量不明……”达达吉斯从战车上传来报告。 “唉~~”林音叹了口气,凭现在的科技来探测虫族异形的具体情形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啊。 “嘉魉!” “是,明白。”有着长久默契的嘉魉毫不迟疑的隐身而去。 现在大家能做的就是等待和祈祷了,希望洞口那里没有虫族中具有异常视线的反隐虫“大眼睛”吧。 几分钟后,当嘉魉再次现身众人面前没大家才长出了一口气,不过…… “三只刺蛇,没有飞龙,但是……我看到一只地刺虫……” “这……”众人沉默了下来。 “如此能量匮乏的地方怎么会进化出地刺虫?”林音满脸苦涩。 “肯定不是近期进化的,有那么多异形都被迫退化回孢子状态,绝对不可能有多余的能量让这只刺蛇进化为地刺虫!”亚力肯定的说。 “如此说来,我们五年前来时这只地刺虫就存在了,地刺可是虫族异形中最不喜欢到处乱爬的一种。那我们……”想到这里,林音面色微变。 “是啊,估计五年前那次这只懒家伙肯定是在地下休眠,我们与地面那两只刺蛇那么折腾它都没醒,还真是侥幸啊!”亚力心有余悸的猜测了一下。 现在怎么办?林音也犯愁了。 地刺虫是异形中刺蛇的进化型,是虫族地面部队的终极兵种。其实,与其说它们是以恐怖巨型手刀与强力腐蚀黏液为主要武器的刺蛇的进化型,还不如说它们是借助凭借巨幅能量对刺蛇基因及细胞结构进行重组后出现的新物种。 放弃了近乎所有的攻击手段,在地上的它们除了坚硬的如舰的壳,就没什么可以夸耀的了。然而,一旦钻入地下,它们立刻就成为了所有地面部队的噩梦。 表皮细胞与土质急速分解与同化后,一根根顶部带有强光子能量的锐刺就会从地表冲天而起,而一只地刺虫就足以笼罩500平方米面积的地面,如此大面积的范围上伸缩不定的恐怖尖刺,不知曾让多少文明的地面部队饮恨收场。 “既然它还在地面,我去狙杀掉它!”杜锋cao作着重型机甲,举起了镭射光子炮。 “不行,”林音立刻出言阻止,“地刺虫的感应范围是两公里,你看这里的地形,两公里内根本连看都看不到它,怎么狙击?一旦它钻入地下,那我们此次的计划也就全部泡汤了。” “飞到上空去,从空中击杀也不行吗?”杜锋还不死心。 “刺蛇对空视野相当发达,空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它们发觉,更别说飞一架机甲上去了。严格来说,它们属于对空兵种,对地的手刀只是它们的辅助武器。”这次亚力作了解释。 “那么强攻?”马歇尔询问到。 “这……也不好”林音摇摇头,“刺蛇的腐蚀黏液对空时成散射状,在空中躲避起来十分不易,要攻击它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地面进攻。但现在加入地刺的话,地面是根本不能站的,甚至机甲的三米自然漂浮距离都不能用,地刺虫的刺长可是达到二十米的。” 这些常识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此时提出建议供队长决断本来就是他们这些队员的职责,林音的解释也只是一种与队员互相分析的过程而已。所以,除了由于初次知晓而听的津津有味金帆是注重解释外,其余队员注重的只是林音的判断。至于杨森嘛,这些生物都是他亲手设计的,连有几根汗毛他差不多都知道,当然也属于注重判断的一类。 …… “我去把地刺引到开阔地!”看到大家一筹莫展,嘉魉咬了咬牙,挺身而出。 为了弥补由于地面上它们没有攻击能力的缺点,杨森当初为它们设计了恐怖的腿肌,这样可以让它们以最微小的伤亡迅速的穿插到敌地面部队中进行埋地攻击,而它们平时难的一动也正是应为移动时腿部耗能太巨的原因。 “恩,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地刺如果真的动起来,速度要远迅于刺蛇,利用时间差先击杀地刺,然后再围攻刺蛇可真是一个好办法。”杨森对此给与了肯定。 “不行,”林音却是一口拒绝,“你一定读过探险家卡加写的地刺守则吧。隐身虽然可以逃过地刺的感应,可以顺利的潜到它的面前进行rou体攻击,但以后引诱途中的攻击你怎么抗。你看,从洞口到开阔地,至少抗过三次刺击,高斯族又不是以身体强横著称于世的种族,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地刺守则?”杨森诧异的问。 “唉~~”虽然不合时宜,但是亚力还是给这个好奇宝宝解释了所谓的地刺守则。 “因为很多重要遗迹都有地刺的身影,如果当地的地形复杂,无法狙杀地上形态的地刺时,冒险队就不得不放弃这些遗迹。这种情况屡次出现后,探险者就开始琢磨起对付地刺的办法来。一时间五花八门的点子层出不穷,火烧、腐蚀、凝结、冰冻,种种虐待土地的方法被提了出来,然而效果却……。” “引诱,这种并非针对土中地刺进行攻击的方法,最后被公认为最成功的一种手段。著名的卡加探险家还专门针对这种方法总结归纳出了一种方案,这就是地刺守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