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天子家事 (第2/2页)
了当朝首辅。 苏秦微胖的身躯始终笔直,有条不紊道:“臣以为,既然旧案已结,如今陛下宏图伟业正是需要人才之际,陛下皇恩浩荡,大可由欧阳大人召回戴罪皇子再听陛下发落不迟。” 魏帝微微点头,似乎这个折衷的答案比较符合心意,却仍旧有一丝愁云闪过眉间。 蔡盛京终于不再闭目养神,开口却并未出列: “陛下莫忧,此事由掖幽庭督办,定会确保无碍,欧阳大人乃国之栋梁,还是不要亲自前往,相信以青龙朱雀二卫与掖幽庭的力量,足以请回带罪皇子。” 欧阳鹏沉默不语。 魏帝思忖少顷,扶额道:“那就按苏卿的意思办吧。” 天子的视线投向了他身前站着的一位老者。老者身着正三品紫色官服,上纹孔雀补子,佩十三銙金玉带,手执象笏,是那六部尚书中的礼部尚书李煌。 魏帝淡然一笑道:“朕的太常卿,祭祀乃是国之大事,可耽误不得。父皇去得突然,朕仓促继位,两年来政务繁忙,耽误了祭祖大典。你请国师择个吉日吧。” 顿了顿,天子随口道:“对了,有一人你最熟悉。王国赐倒是拿得起放得下,当年上奏折辞官回乡,朕都没来得及送送他。” 一提到王国赐这个名字,众大臣面面相觑,此人名字虽不及林思水黄庭玉那么敏感,但也在当年那名单之中。东宫事变他逃过一劫,难不成皇上连他也不放过? 蔡盛京神态雍容,正缓缓摩挲左手大拇指上的翡翠扳指。 魏帝对蔡盛京道:“太尉,你身份尊显,没什么事的话,派人送份大礼过去吧。” “臣领旨。”蔡盛京回道。 两句话看似无关,却令堂堂礼部尚书肩头一颤。 送礼本是礼部份内职责,难道他李煌堂堂尚书的身份还不足以送一份礼当,却要掌控天下兵权的太尉代劳? 老态龙钟的李尚书微微失色,有些惶惶然。 这份大礼那王国赐恐怕也很难接住了。 这时李煌身后那礼部左侍郎卢之龄奏道:“陛下令臣调查先帝修仙一事,特起奏陛下。” 卢家出身幽州望族,这卢之龄入京前更是春风得意的北地文豪,其诗词被赞为“琳琅美玉”。其本人也是出了名的直言敢当。 魏帝眉头轻轻一挑,身躯微微前倾道:“哦?卢爱卿请讲。” 众大臣从未见过皇上对一件事如此感兴趣的样子,都觑觑无言,有愕然抬头的,有摇头轻叹的,有一脸茫然的,大概是以为新帝又如先帝一样,不问苍生问鬼神,开始迷信那些不务正业的东西了。 卢之龄接着说道:“回禀陛下,先帝生前留下的‘化神丹’,礼部钻研一年有余,有了一些进展。按照国师所炼的仙丹来看,先帝仙去可能与服食铅汞有关……臣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瑞庆帝摆手道:“爱卿但讲无妨!” 卢之龄躬身道:“这化神丹根本不是仙丹,而是以仙家隐语欺瞒先帝!”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唏嘘不已。 瑞庆帝眯起双眼:“卢爱卿的意思,是那终南山的国师根本就是在戏弄父皇,有弑君之罪咯?” 朝堂上鸦雀无声。 卢之龄沉声道:“正是!” 瑞庆帝怒极反笑:“当年朕随父皇去终南山,亲自见到那国师骑鹤于云海中降下。他本不愿留在终南山,乃是朕苦求之下才答应。那照你之言,连朕也是谋害父皇?” 龙颜一怒,满堂咋舌。 卢之龄匍匐在地,叩首道:“皇上息怒,臣万万不敢!只不过先帝之死着实蹊跷,臣以为……” “放肆!”不等卢之龄说完,天子拍案而起。 群臣鸦雀无言。 兵部尚书胡一霄站出,怒指卢之龄:“卢之龄!你真是大不敬,敢在圣上面前大放厥词?” 苏秦、徐茂良等人则出列躬身求情。 瑞庆帝消了消气,无奈摆手道:“卢侍郎也是为公务劳苦,回乡修养半年吧。此事休要再提。” “遵旨!”卢之龄叩首,默然退下。 --- 群臣散去。走出大殿的李煌立于丹犀下,举目望了一眼那“匡正神洲”的镶金大匾,摇头叹息一声。 正逢徐茂良擦肩而过,驻足笑道:“尚书大人,陛下如此为你分忧,你倒是省了力气。” 李煌盯着左仆射大人道:“徐大人,官帽子比老朽大,就拿拿老朽开涮?” 身为宰辅之一的徐茂良拍了拍李煌的肩膀笑道:“哪里话,陛下提醒你是好事,王国赐的事,你cao心也是白搭。” 瞅了一眼四周,徐茂良靠近老尚书耳畔小声道:“当年王国赐主持礼部,说走就拍屁股走人,连皇上的登基大典都没参加,难免有些小家子气了。别说是陛下,就是我这个顶头上司都因没见着他恨得牙痒痒。今日陛下虽拿大将军压你驳了你李尚书的面子,你多少也给他个台阶下嘛。” 李煌面色稍缓,叹息道:“我不是烦心这个,而是担心王大人……你说他会不会跟太子一起……” 话没说完,老尚书的嘴就被宰辅大人一把捂住。 徐茂良催促道:“行了行了,什么太子不太子的,再说可就没趣了!走,今晚去苏首辅那里蹭酒去……” --- 一行三人皆是身穿黑色斗篷,骑马出了QH县并未走通往郓州的官道,而是向着西北方向沿着郊野小路疾驰。 走至晌午,三人在荒无人烟的半路停下。 曜日当头,此地正好有一破庙。 为首的男子甩蹬下马,掀下斗篷,露出一张年轻脸庞,朝着那破庙跪在地上。身后二人连忙跟着跪下。 下元节,本该祭祀亡人的节日,昔年锦衣玉食的他却无法去祭拜母后,只能在这破败破败荒庙前烧几张纸。 年轻人沉默,两行清泪,攥紧的拳头死拧在冰冷的土地上。 “母后!”名叫曹尧的年轻人就地磕下一头。 垂头半晌,又轻声叫了一遍。 “不论我走到哪里,不论我曾经是谁,如今又是谁,孩儿一定会为你报仇!” 再不说什么,曹尧已表情决绝。 起身,上马。 留下地上那混着一丝血迹的两个拳头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